中行河南省分行私人银行总经理 李焱
私人银行——尽管其有着高门槛和严格的准入制度,但它却成了富人们的超级“拥趸”。这一最顶级的银行服务方式在河南的萌动,必将给整个中原地区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记者对话私人银行“掌门人”李焱。
记者:私人银行对于大家来说充满了神秘色彩。中国银行私人银行究竟能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独特服务呢?
李焱:私人银行服务采取的是“N+1”模式——一个以私人银行家为首的理财团队对一名投资者,体现的是专属化、个性化。私人银行家理财团队通过了解客户的情况,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度和金融需求,度身定制专属投资产品,并为客户提供从规划投资、遗产管理、教育信托,到为企业等实体并购案提出建议等整体金融解决方案。私人银行还很注重家族服务,帮助富裕阶层做好财富传承。未来,私人银行还可能提供买车、竞拍古董、预订演出比赛门票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记者: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门槛是800万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并不低的标准。在目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在中原地区如何找寻到符合要求的私人银行目标客户?
李焱:伴随国家经济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以及这几年资本市场的发展 ,居民手中的财富急剧积累。因此对于私人银行来讲,客户并不缺乏。此次河南省分行私人银行的推出,是中国银行继首批在一线城市布局后,在中西部地区推出的首家私人银行。考虑到中原地区的实际,我们的目标客户将定位于中小企业主、股份公司高管、上市公司管理层等。这些人士已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但却没有太多的时间和专业能力管理自己的财富。而私人银行的推出,正好弥补这种缺陷,为客户度身定制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记者:此轮金融危机,打破了外资银行的“神话”。而中国银行却逆市而上,加速布局私人银行。您觉得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发展道路应当如何走?
李焱: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一些原本享誉全球的外资银行因投资失误而受到重创,其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遭遇挫折,这给国内刚刚起步的私人银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沿海同行介绍,有不少外资银行的客户开始转投内资银行,外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也纷纷往中资银行跳。
与有着300年发展历史的国外私人银行相比,国内私人银行发展道路肯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内私人银行客户一般都属于自我成长型,更多的是依靠自身努力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国内很多私人银行客户还处于创业大发展时期,在对私人银行的需求方面与国外客户是有着很大差异的。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照套国外模式,应当立足于国情,坚持私人银行客户培育与拓展并重,走创新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伴随着高端客户的财富成长而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