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门就昏昏沉沉,在大石桥一不留神差点没把行人撞飞。”的哥刘师傅提起早上的“意外”仍心有余悸,一向行车谨慎的他竟然开车睡着了。为了保持清醒,他甚至把空调冷风都开了点。据了解,近来温度湿度适宜,许多人都出现这种情况。在某部门从事网站维护工作的蔡小姐说:“办公室的同事都有工作情绪下降的情况,一到办公室就无精打采,总是感觉睡不醒,浑身无力。”“午饭后,眼皮就打架,几乎快成规律了。”
晚报记者 聂广利
解析:大脑“缺氧”是诱因
“这其实是人体生理机能随季节和温度变化而发生的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郑大一附院呼吸睡眠科张国俊曾说,寒冬气温低下,皮肤汗腺呈收缩状态,体内热量的散发相对较少,大脑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增多,带入大脑的氧气也随之增多。加上冬季紫外线及阳光照射不足,机体内缺少足够的维生素,使得身体功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进入春季以后,气温开始回升,湿度适宜,皮肤血管和毛孔处于舒张状态,体表的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工作受到影响,于是生物钟就被打乱,出现昏沉欲睡的春困现象。
提醒:春困易引发心理疾病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本是自然现象,但不可忽视的是因春困引发的多种心理疾病也并不少见。”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高新立说,据统计,有30%的人对天气的变化有感觉,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如疲倦、健忘、眼冒金星、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寒战、没有食欲、易激动等。他解释说,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诱发精神分裂症等多种重型精神病;加之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还未完全恢复到最佳状态,工作和学习时总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问、否定,根据往年的数据显示一到春季自杀、酗酒、吵架类似事件频频出现。
建议:不妨多吃洋葱、韭菜赶春困
当春困袭击时,该如何把它赶走呢?“许多人认为对付春困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睡,其实是认识的误区。”高新立指出,成年人每天睡8小时即可,如果增加睡眠反而会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反而会越睡越困。
张国俊建议,驱赶春困首先生活节奏要规律。其次要经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再有,加强户外运动。用清凉气味的牙膏刷牙、冷水洗脸。多听激越的音乐,或欣赏一些相声、小品,也可在欢笑中驱除困意。另外,市民多吃洋葱、韭菜等含维生素多的蔬菜也可以提高体力防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