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健康养生
女性情感
官场风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女性情感
叶细细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该书讲述了三十个民国知名女子的人生故事。在追忆民国女子的往事中,作者以女性独特的细腻思维,反复品读女人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感情,女人的一生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从而使该书具有相当的思想性。

萧红的爱情

这天之后,萧军常常来探望萧红。六百块钱,对生活清贫的萧军来说,也是个大数字。他不能马上将她解救出去,只能寻找时机。一边对旅店老板警告不准打萧红的主意,一边暗自发愁。

日子一天天过去,萧红心里开始充满希望。在希望的同时,她发现自己对萧军有了感情。她开始期待他的到来,等待蓝衫子像蔚蓝的天空将她放飞。他来了,也同样欣喜。爱情这时光顾着两个同样寂寞又同样富有激情的心灵。快乐是短暂的,萧军离开旅店后,不免惆怅,不知什么时候能将萧红救出来。

机会终于来了。几个月后,松花江堤决口,洪水滚滚而来,萧红所在的旅店一片混乱。萧军赶来,带着萧红与逃生的人们四散而去。

不久,萧红在医院产下孩子,因无法养育送人了。她与萧军的新生活也正式开始。从医院出来后,他们搬到一家俄国人开的欧罗巴旅馆。顶层的一间狭小房屋,空间逼仄。被贫困折磨的萧红,进到房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桌子能吃吗?这被褥能吃吗?

萧军为了两个人的生活,开始寻找新的工作。他打算找一个类似武术教员的工作,四处去贴求职信。这段时间萧红很难安心。一方面她的身体虚弱还没得到良好的恢复,另一方面她依然担心会继续面临困窘的处境。就在他们终于也在欧罗巴旅店住不下去时,萧军在外面找到一份家教工作,担任武术和语文教师,换取居住的地方。这样,他们搬到中央大街西侧的商市街25号,生活暂时安顿下来。这已是1932年的冬天。

这段日子很安静。白天萧军外出工作,萧红在家给他抄稿,余下的时光看书读报。在文艺杂志上看到萧军的文章会异常欣喜,一个人在家默默朗读,晚上与萧军一起探讨。那时,报纸上有很多征文消息,萧军就告诉萧红,让她也试试。萧红在萧军的鼓励下开始尝试写作。在萧红的短文一篇篇被发表后,她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

有了微薄的稿酬,他们的日子依然艰难,感情上却非常好。没事的时候,萧军会拿着三角琴与萧红在街上边走边唱,她穿着学生的布裙,异常快乐。去会共同的朋友,间或一起划船。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俄式花园、美丽的松花江畔都留下他们的身影,像是蜜月里最快乐的时光。

精神生活更为丰富,两个人开始尝试合作,一起完成名叫《跋涉》的文集。这本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字一经出版,便引起特务机关的怀疑。为躲避迫害,他们逃离哈尔滨到达青岛。

萧军在青岛找到新的工作,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留在家里,继续文学创作。这一时期他们与鲁迅先生也联系上,得到支持与鼓励。为萧红在文坛上奠定基础的《生死场》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时局变得混乱,在青岛也没躲过。同伴的被捕让萧红与萧军的处境有些危险。他们只好离开青岛赶往上海。刚到上海,萧军就带着萧红一起拜见了鲁迅先生。这次的见面,为他们以后的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鲁迅答应帮着推荐他们的作品,让许广平交给他们一些钱,带回他们的书稿。这以后,萧红与萧军就成了鲁迅家里的常客。

鲁迅帮他们引荐了一些文坛上有名的大师。诸如茅盾、叶紫、胡风等。不久,萧红的《生死场》出版,一举成名。

不过四年之隔,萧红已由那个绝望的孕妇蜕变成名作家。这个呼兰河的女子在走出呼兰河后,终于迎来她生命中更广阔的天空。

萧红也知道,如果没有萧军就没有她的今天,她的梦想不会实现。她自己改变了,进步了,对萧军的感情更加深。

上海灯红酒绿,诱惑也多。生活的逐渐安稳,让他们不再彼此依赖。萧军的朋友也多。有一段日子,他常和一个名叫陈涓的女子来往,这引起萧红的猜疑。萧红的猜疑让每每晚归的萧军很不耐烦,他说自己爱的是史湘云和尤三姐,而不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有一回,他们吵得特别厉害,最后萧军竟控制不住自己打了萧红。萧红说他这不是变了心是什么,当初那个救她的热血大汉哪去了。痛苦中她在诗里写道:说什么爱情/说什么受难者共同走尽患难之路程/都成了昨夜的梦/昨夜的明灯。

当晚,萧红气极,从家中奔跑出去。萧军气消了出去找萧红,找到很晚,终于在一家画院里找到萧红。萧红脸上有泪,十分不开心。萧军见她那样,还是很心疼,对她道歉,又劝了很久才将萧红劝回。

那天之后,萧红情绪就一直低落。两个人再去鲁迅家总不同去,萧红也变得沉默。许广平也劝解过萧红,终不得让她开心。她觉得萧军变了,他们的爱情没了。

08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