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周围的人群欢呼雀跃着前行时,听到路边的孩子们高呼“中国加油”时,感受到来自身边的人们以及自己内心的激情时,你很难抗拒马拉松赛场所散发出的魅力。2009年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中,近30名报名参加“郑州晚报队”的选手来了,他们作为一名普通市民,一名非专业人士,来一起挑战自我,挑战面前的这条赛道,通过一次考验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晚报记者 董洪刚 汪永森 张柳 李雪 刘涛/文 白韬 张翼飞 王银廷/图
准专业运动员们齐集赛场
中牟四高的田五陈在队伍空当处认真地做着热身运动,他和另外两位朋友的样子很引人注意,专业的短裤、专业的跑鞋,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实力派。
从小学就开始练习体育的小田,这还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他报名的是半程,想先看看自己的成绩,明年再继续。和他说话的朋友并不是一起报名参赛的,而是各自报了名,到了起跑点“意外偶遇”。大家都是在学校里练体育的,也算同行,没想到这一次报名参赛如此默契。
而13岁的周杰和小伙伴们的样子也很专业,别看他们十二三岁的个头在人群中显得那么幼小,但说起话来信心满满的:“这比赛我都参加两年了,一点儿事儿也没有。”“20公里我咋没跑过?我完全可以。”“估计也就一个多小时最多俩小时就到吧。”
这帮练体育两三年的孩子,有的还在上小学六年级,本次由教练带着集体报名参赛,教练去跑全程了,而他们则挑战半程。对于前方的赛道,孩子们身上颇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情壮志。
6岁小男孩成功拿下10公里
编号:16352,蓝色的号码牌,这代表此位选手是参加5公里小马拉松比赛的。当韩来武戴着这个号码牌,冲进半程马拉松的队伍时,本身就已经受到参赛者们的关注,更加吸引人们注意的,是他那不到成年男性腰部的身高,因为他只有6岁。
大大的T恤衫挂在小来武的身上,盖过了膝盖。T恤衫里是件绿色的毛衣,脚上套着双明黄色的球鞋。与身边大步流星的参赛者们比起来,他的脚步还显得有些小,但是频率很快。来武的身边是他的爸爸韩先生,他背着行李包,手里拿着水瓶,没有号码牌,没穿T恤衫,纯粹的陪练。黝黑的皮肤、壮实的身材、地道的方言、朴素的衣着显示出这位父亲是种地出身。
这对来自开封南郊的父子一路上都是人群关注的焦点,不少参赛者凑到他们身边,逗来武说话,给他加油。记者们的摄影机、照相机对准了他,每次路边围观的人群见到他通过,都惊奇地说:“看那小孩儿,好样的!”
面对身边众多好奇、惊讶的面孔,来武始终沉默着。他不回答参赛者的提问,也不看路边的人,只是闷着头跑着。8公里处时,他的脚步明显放慢,脸上显出老大的不情愿。对于父亲的鼓励也显得不高兴起来,甚至还挥起小拳头打过去。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坚持到了10公里处。
这么小的孩子来跑马拉松,自然引发了众多参赛者的关心,他能撑得住吗?韩先生告诉记者,来武从2岁就开始训练跑步,5岁后跑步的距离就提升到5公里以上,为了准备本次比赛,还来了一段每天10公里的魔鬼训练。这一次,来武挑战的就是10公里,跑到了就算达到目的。
97公斤的他挑战个人极限
“我估计,我是今天所有参赛人员里最胖的。”30岁出头的李辉是报名参加“郑州晚报队”的选手,他跑在人群中十分显眼,因为他97公斤的身材,还有他背后白底的号码牌,那代表他挑战的是全程马拉松。
这样的身材跑起来可没那么轻松,李辉明显比一般运动员出了更多的汗,他的身上也被运动衣给磨破了。说起来跑马拉松的初衷,以及选择挑战全程的原因,李辉说:“纯属偶然。”曾经体重达到110公斤的他,为了减肥走进了健身房。通过三个月的努力,他成功减掉13公斤,这让他对自己增添了不少信心。所以当健身房的教练告诉他,大家准备组队参加马拉松比赛时,打算考验一下自己的实力,挑战个人极限的李辉也报名了。
但是真正上了赛场后,他发现,自己有点错误地估计了形势。40多公里的距离让人感觉“跑起来没个头儿”。与身边撒开了欢跑半程的参赛者比起来,李辉明显心理压力大得多,唯一让他高兴的,是看到混杂在半程参赛者队伍中的报名全程的队员。
更让李辉感到“沮丧”的是大家对他身材的关注度颇高。他说,自己每次从围观群众眼前跑过时,总看到有人指指点点小声议论,“那样子就好像在说,这么胖也来跑马拉松”。这场景让他很受打击。
然而,经受了重重打击后,李辉却更加坚定了信心。6岁的韩来武目标是10公里,而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30公里。
不仅如此,他更是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体重降到80公斤,变身型男,明年还要来跑马拉松,告别人们的指指点点,“挑战自己,这不就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