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柳
去年的马拉松赛场上,当了一把编外运动员。今年的我终于有“名分”了,我的编号是:5021。
可不能小看这样一个编号,把它往胸前一别,立刻让人觉得激情万丈、雄心勃勃,很有种挑战自我的亢奋,还有与众多“勇者”为伍的骄傲。
不是吗?其实能跑下来这段路程的人不少,但他们不一定会来跑,原因有很多,反正放弃了。
赛场上的人们表现出形形色色的状态。
有的闷头向前,即使很累也呈慢跑状态,绝不停下走两步。有的听着MP3,一路音乐相伴,走走跑跑怡然自得。有的穿上了轮滑鞋,孩子牵着爸爸的手,时尚小青年则单枪匹马,“哧溜、哧溜”地穿梭于人群间。有蹒跚孩童懵懂前行,有白发老者徐徐挺进。
交通工具此时也显出了极大的差异性。
都说两条腿敌不过两个轮子,赛场上这句话愈发显得无比正确。平日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饱受歧视的自行车,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把,每当几个骑车人快速经过,都会受到一干参赛者的艳羡。
机动三轮、小轿车、大客车,身边经过的能让人不费劲儿还速度快的工具,都在这场与人力的较量中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还有一种不同,来自于目标。
白色的号码牌代表全程参赛者,黄色的代表半程,蓝色的代表小马拉松。号码牌在身上一别,你的目标是什么,立刻让人一目了然。
别了蓝色牌子的人跑在半程的赛道上,人们会想:“哦,看来他最初对自己估计不够,这次要挑战更多的。”
别了白色牌子的人跑在半程的队伍中,人们又会想:“哦,看来他低估了最初形势,目标和实力距离有点儿大。”
无论别了哪种颜色的牌子,当他坐上收容车,人们都会想:“哦,不管原因为何,他放弃了。”
这样的比较,日常生活中是常常会被忽略的。在这条长度为42.195公里的道路上,却以一种集中而夸张的形态呈现出来。
你在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向前?全在于你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