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5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娱乐时尚
女性情感
商战职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商战职场
崔民 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

一部披露药界内幕的长篇小说。生命与金钱的抗争,尊严与权势的较量,法律与暗箱的对峙,智慧与阴谋的相持。小说揭示了医疗体制中某些不健全之处,剖析了医患矛盾的症结所在,曝光了医药销售规则的不透明,深层次披露了医药销售行业内存在的诸多弊端。

周海若成为职业试药人中的一员

在这城市生活多年,依然没有归属感,周海若只好辞职。公司拖欠薪水让她始料不及。公司不承认她的工作业绩,只发几百元基本工资。她到劳动局控诉也没能改变命运。一个月后,她在一份协议上签字。那则招聘启事很普通:医学科学院紧急招聘临床试验员,待遇优厚,应聘人员要求身体素质好,无药物过敏症,无家庭遗传病史。周海若成为职业试药人中的一员。

杨卓林生于阳光灿烂的上世纪70年代,如愿以偿穿上军装,但没有战场硝烟,没有热血冲锋,光荣入党几次立功后杨卓林复员,为一个大老板做贴身司机。半年后,关于老总的种种传言扩散,一份解雇信扔给他。站在十字街口,他也看到那则广告。

医学院里应聘的足有200人!但大多数人匆匆离去。这是风险性极大的职业,搞不好留下终身遗憾,更坏的结局是残疾或死亡。杨卓林也想跑,但生就勇于冒险,他想试一下试药人的滋味,每一次能得到数千甚至上万元报酬。想到被辞退后的辛酸苦涩,杨卓林留了下来。体检,验血,做心电图,量血压,检查五官,杨卓林被录用。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时,他才明白试药人存在的意义:一种新药在批准生产、推向市场使用前都必须经过动物试验、人体试验和临床试验三个阶段。其中临床试验分三期,一期观察药物安全性和代谢过程,需要健康人做试验,二三期观察药物有效性,受试对象为病人。试药人在医学界又被称作受试体,即人体实验中的实验对象。最后留下7个人,有周海若,有杨卓林。

第一次试药周海若感觉稀里糊涂。手里2000元钱却实实在在。周海若租了个小套,添置简单家具,依照自己喜好买杂七杂八的东西,2000块没了。周海若没有惶然,她又有工作了。

第一次试药,签字时杨卓林的手有些抖。按协议规定,他被软禁在病房,升降床床头安着心电监护仪。护士看着他把药片咽下去。有待验证的治癌药物。杨卓林有些怕,药片已经到肚里,再怕再悔也枉然。服药30分钟,杨卓林感觉身体火烧火燎,眨眼工夫,全身浮肿,紧接着恶心、呕吐、胃痉挛、小腹刺痛……痛苦排山倒海,苏醒是3小时以后。护士告诉他,服用的药量是正常剂量的2倍。以后几天他读报、上网、看电视,其间频繁抽血化验,医师准时准点询问记录。抽血间隔减少到2天一次,他完全恢复。一周时间,他挣到5000块。

周海若存折上的数字不停往上涨,她没有遭遇特别的痛苦。她喜欢这职业。女性受试者稀有动物般珍贵,周海若一天能接到近10个合作电话,她可以选择。如果身体毁了,这条路就走到头了。试药绝不是谋生手段,周海若报名参加了一个法律班一个外语班。这天,周海若在试药室门外看到一个孩子。医院临床试验一种儿童用药,急需2~5岁儿童受试者,来了俩孩子,一男一女,正好符合医院要求。周海若恰好受试,她看两个孩子穿着也光鲜,可是不舒服,就像……租来的。孩子表情木讷,眼睛茫然。带他们的女人数钱时的表情让人无法容忍。

杨卓林摔了碗走出家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爹学会看儿子脸色了。没人问杨卓林怎么挣到的钱,残酷的生活让人心变得麻木。大姐卑微的笑容,老妈小心的眼神,老爹滋滋喝酒的声音——那是在喝他的血。他主动和各大医院联系,每月有三四次试药机会,报酬从4000到8000元不等,他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自从在农贸市场摆摊,大姐有了笑模样。杨卓林给小妹学费,好好学习,钱的事有哥呢。小妹临走前他带她到最繁华的商业街,小妹选了条连衣裙样品, 80元。小妹指给他看,原价500块呢。他打定主意,以后每月给小妹寄500块钱。市场管理员的女儿要找对象。大姐说,我弟弟算不得大款,比小生意人强多了。大姐是自豪的,杨卓林不怀疑她真心真情,可他就是按捺不住突如其来的怒火。猛一抬手,饭碗敲出响亮的哐当声。

周海若见到吴大夫。因为忙进修课考试,周海若不接受任何试药工作。吴大夫不停打电话,报酬相当高。周海若决定见他,一是出于礼貌,再就是,她把租屋买下来已倾其所有。

有个男人,爱妻死于癌症,他将自己奉献给医药事业,选择了最直接的途径,职业试药。在一种抗癌药物试验中他发生意外,还坚持请医生记下最后的数据。抗癌药物最终面世,拯救了许多人。没有人知道有个男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周海若承认她被故事打动。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