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征文活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与郑州晚报”征文活动启动了
半个多世纪的深情
那年的邂逅
一生的朋友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半个多世纪的深情

我成为《郑州晚报》的忠诚读者是1952年。那年10月,我被抽调到省委、省府迁郑筹备处工作,由开封来到郑州。当时的行政区是一个个土岗和一片片沙质土地,我们20多人就住在临时搭起的简陋的工棚内。很快,我们的队伍发展到上千人,筹建处变成了国营建筑工程公司。增加了这么多新职工,要进行时事政治学习,而学习资料缺乏。于是领导决定,每个科室、班组都要订一份《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前身)。

宝贵的精神食粮

当时的职工队伍普遍年轻,无家室之累,时间安排得很紧凑。除了照常上班外,每天晚上7点至9点为传达文件、布置和讨论工作时间,早晨6点半至7点半为时事政治学习时间,而大部分时间是集体朗读头天的《郑州日报》。

《郑州日报》当时是四开四版,但内容却比较全面、丰富,有国际国内重要消息,集体学习选择的是要闻,通过讨论,大家顿觉“身在省府工地,眼观五洲风云,心怀国家大事”,思想开阔,干劲倍增,大家都把《郑州日报》当做宝贵的精神食粮。

《郑州日报》的副刊办得也生动活泼,有文艺作品、漫画、长篇小说连载等,有较强的可读性。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还有讽刺不良现象的小品文,常常是开饭时和躺在床上时议论的热门话题。有时为了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情的看法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

1954年7月份的一天,我们进行测定的马表(计时的跑表)突然不走了。我和省劳动厅的徐剑秋一同到德化街找修表店修理。先进了一家,店主打开跑表拧了一下说:“表簧坏了,要换新的。”我们一问价钱,30元,相当于当时我的半个月工资,感到太贵,又来到一家。修表师傅打开看了看,用镊子拨了拨,喷上点油,说:“没有大毛病,是有个地方卡住了。”问师傅:“多少修理费?”师傅说:“没有换零件,不收费。”路上,我们议论,应当揭露第一家修表店的不诚实行为,于是由我执笔,给《郑州日报》写了一封信,没过几天,竟然在一版刊登了,标题是:《马表没坏说坏了》,虽然只有百十字,但在技术定额工作队却成了议论话题,大家说:“郑州日报这么重视群众来信,对我们反映的这样的小事也如此认真,真令人感动!”从此以后,工作队发现有什么好典型,就让我给报社写稿。

从此我对写稿产生了极大兴趣,写稿成了我的“业余爱好”。从一个瓦工小组推广先进砌墙法到一个木工小组革新技术,从一个全国先进工作者到一个学徒的转变,还有力工当好技工的有力助手等,我都及时收集整理,写成稿件,寄给《郑州日报》。

难忘报社的培养和帮助

在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郑州日报》于1961年1月24日停刊。我们通讯员都为减少了一位好老师和知心朋友而心中难过。

1963年10月22日,《郑州日报》复刊并改为《郑州晚报》,通讯员和广大读者欣喜万分。为了提高通讯员的写作水平,郑州晚报社在11月8日至12月27日,利用星期日和晚上,借市政协礼堂举办了通讯员学习班。记得周政说,晚报要当革命和建设的脚手架,做好发动和组织工作。稿件要像闹钟,一是要准确,二是要能唤醒人们,振奋精神。楚江提出,新闻稿件要有情节,特别要注意捕捉细节,没有细节就像远距离看人,只见轮廓,不见眉目,令人捉摸不定。他还指出,写好新闻有八个字,即:准、新、点、人、透、快、短、通。郑蓝云结合培养工人作家着重讲述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写什么、怎样写等。通讯员听了后,都感到醍醐灌顶,顿时心明眼亮,收益很大。

这时,我先后在省建筑工程厅、省建一公司工作,曾经下到工程处任团委书记、到施工队任党支部书记,但为晚报写稿一直未停。同时,我根据写稿需求,通过业余学习,完成了大学中文系的课程。

晚报帮我办院报

1966年“文革”中,《郑州晚报》被迫停刊。我也被下放到农村。直到1972年才分配到即将复课的河南医学院办公室工作。1981年《郑州晚报》复刊,我特别高兴,写了一首诗祝贺,被刊登在这年第一期的《通讯员之友》上。正巧,1981年3月,河南医学院决定创办院报,让我担任院报主编。我过去只是写稿,当编辑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正在犯难时,我想起了我的老师《郑州晚报》,不止一次地找晚报的老编辑请教,他们毫不保留地向我讲解编辑流程、如何把关、如何组版等。就这样在晚报同志的热情帮助下,河南医学院院报诞生了。院报的不少稿件,经过再加工,被晚报采用。河南医学院的科技成果和名医,通过晚报得到了广泛传播。由于河南医学院报办出了特色,我曾被选为河南省高校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在《郑州晚报》的帮助下,我开始学写医学科技新闻和医学科普文章。我写的《管理太平间的一家人》在《郑州晚报》刊登后,被评为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科普文章《“科学谚语”并不科学》在全国晚报科普征文竞赛中获一等奖。

我1995年离休后至今还担任两家医院的宣传顾问,科普创作一直未停。我能从事编辑工作,能写稿不停,都应当归功于《郑州晚报》的引路,归功于《郑州晚报》的培养教育和帮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我与《郑州晚报》的感情却历久益深,永远激励着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