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征文活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与郑州晚报”征文活动启动了
半个多世纪的深情
那年的邂逅
一生的朋友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那年的邂逅
一生的朋友

记得高考填专业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条黄金戒律,誓死不能选择和文字有关的专业,即使是近亲的新闻,旅游也不行。作为一个每次模考语文作文从没超过45分(满分60分)的落后分子,我对自己的文字功力还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的。

可是上帝可不这么想,现代社会都提倡全面发展了,你可不能在这扯后腿啊。于是乎,一纸调剂声明,我的名字便随着滚滚洪流,流淌到了新闻系的大门口,稀里糊涂地我就光荣地成了一名准新闻工作者。

那年的邂逅

一生的朋友

“城外的人拼命想进来,进来的人却想着出去。” 看着身边的同伴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的,而我却显现了本不属于我这个年纪的厌倦。上课没意思,旅游没意思,社团没意思,大学没意思。那段时间我疯狂地迷恋上了写日记,每天晚上回来我都会趴在书桌前,默默地向日记本倾诉,发泄我的不满,铺展我内心的失落和隐秘。往往一动笔,就有收不住尾的冲动,零零碎碎,絮絮叨叨,斑斑驳驳,虽然有的用词很牵强,虽然段落很凌乱,可是每次写完,心里面却总透着一份轻松,一份欢快。

但我知道我真正的问题所在,没有了炫目的成绩单来支撑我的骄傲,没有了同学老师的关注来维持我的自信,没有了朋友们在耳边的欢笑来给予我足够的安全感,在这个陌生的大学校园里,我迷失了。找不到内心的寄托,日记本也并不能让我从此阳光起来,直到有一天……

那是2008年的5月,高考在即,《郑州晚报》的 编辑们策划了一个“那年我高考”的专题,邀请大学生朋友们踊跃投稿。当时有个室友看到消息后,于是就提议说我们俩写篇稿子试试吧。当她把这个惊心动魄的提议跟我说了之后,我的心里面涌动着一阵狂喜一阵惶恐,欣喜的是我也有机会可以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了,可是一向对写作不在行的我可以吗?姐妹们鼓励我放轻松一点,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一下,就算失败也没什么啊。在室友的鼓励下,就在当天晚上,我就准备动笔了。一个人呆坐在电脑前,被一种奇特的情绪猛烈地搅拌着,始终难以静止下来。无奈,午夜十二点我一个人冲到楼顶,任着夜风裹挟而来,捶打着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再次回到电脑前,我已经完全沉静了下来,那年我高考,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从备考到走出考场的那一刹那,回望来时路,依然都记忆犹新。所以,行文的整个过程,并没有让我很为难。深夜两点,敲完最后一个“发送”键时,我满足地笑了。

几天后,室友跟我说,她的那篇稿子上《郑州晚报》了。全宿舍的人集体欢呼,替她庆祝,担心自己的快乐会刺痛我,她很贴心地过来安慰我,“放心吧,你的稿子肯定也会上的,可能就在下期。”“没事,我的水平几斤几两,我自己很清楚。” 我用自嘲的方式掩饰了自己的尴尬。

后来某一天的自习课上,突然收到室友发来 的短信,“快上网,你的文章发表了。”被突如其来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我再也没有心思上自习了,抓着书包一路飞奔到宿舍。打开电脑,按照她给的指示打开网页,“那年我高考”——作者铃儿响叮当,赫然映入眼帘,原来这篇文章被刊登到了《郑州晚报》的网页上。虽然没有报纸的墨香,但我依然闻到了收获时幸福的味道。

现在,我还依然坚持不懈地写作,我很感谢《郑州晚报》的那次征文比赛;因为它,让我窥到了文字的乐趣并结交了这个好朋友;因为它,陪伴我度过了那段失落迷茫的日子;因为它,让我发现了人生的秘密花园,因为它,影响了我的未来……因为……所以,谢谢你!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