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悦读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难忘在晚报工作的日子
《郑州晚报》促我前行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晚报》促我前行

从2002年《郑州晚报》改版为都市类报算起,我在新《郑州晚报》已刊发各类稿件近110篇。在刊发我文图的各级报刊中,《郑州晚报》采用稿件最多。《郑州晚报》可谓我的福地。

记得改版前的《郑州晚报》有个都市生活版,栏目缤纷。当时是对开报纸,整版登的都是读者所撰之社会新闻、言论、散文、随笔。

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郑州市区出现了“灶台移窗外”新景观。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引起我的好奇。人们之所以不惜扒掉完好的厨房窗户再把伸到楼外的灶台封起来,是因为这样腾出来的地方可把冰箱移进厨房,既免了做饭时往返取物之烦恼,又平添了居室的活动空间。

经过走访,我写成《郑州新景观 灶台移窗外》,登在该版都市风景线栏目。

未想到,这种现象竟然催生一个产业。后来,“灶台移窗外”有了升级版——有人申请专利专门为居民预制整体灶台。现在,在郑州市区许多老居民楼上可以看到这种厨房窗口向外突出、外贴白色或蓝色瓷砖的灶台。

《郑州晚报》改版后设每日时评版,辟有晚报观察、街谈巷议、晚报信箱诸多栏目。我用真名或笔名写了《畅通工程如何才能长久畅通》、《但愿新风别随春节走》等时评。

“每日时评”改为“开门办报”。为了彰显“用新闻纸建设郑州”办报理念,评论由头皆来自《郑州晚报》所发、与郑州有关的新闻。“读者评说”栏目每天刊发三四篇短评。“圆桌”则是话题讨论,每期皆配漫画,多名读者围在“桌”边,针对一个话题简明扼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我经常在版上露脸。

2007年上半年,我想买数码相机,到创新大厦“踩点”多次。一熟悉行情的老兄劝我,等暑假搞活动时买能省些钱。可我等不及了,因为早已瞄准郑州读者版市民DC栏目并看好一个摄影题材,为了抢时效性,就于6月10日买了相机。6月11日拍几张照片,选一张配上文字说明,发电邮。次日,处女照《“待岗”的爱心瓜棚何时能上岗?》见报。与编辑电话沟通,她点评:“构图不好,题材不错。”

头次摆弄数码相机闹个笑话,按动快门却未成像,翻看《使用说明》方知我按快门时心太软,下手不狠,快门只按下一半。

首战告捷,增加了我当业余拍客的信心。那天傍晚,我骑车走到航海路汽车总站附近,一个年轻人手握带开关的操作手柄,站立着驾驶一辆底盘上装着发动机的四轮车,他快速超过我行驶在快车道上。我见状加速追赶至距他几米远处,然后停车,赶紧掏出相机抓拍两张。隔日,《他骑的车你见过吗?在快车道上猛跑不该啊!》在“市民DC”刊登。

去年12月3日“城市·听说”版左侧下面是《个性招牌惊鸿一瞥》文字稿,上面是两张商店门头照片,文图相映成趣,算是我对关注多时的“招牌文化”现象的总结。

2004年,我开始写与郑州方言有关的系列文章,探寻郑州方言的来源,归纳其词义和使用语境。看到《郑州晚报》开设“郑州知道”栏目,窃喜之后投稿,《“泼皮”非彼“泼皮”也》、《本事大小看“模儿”和“模子”》见报。去年末,消失一年的“郑州知道”蝶化为“郑州方言”,上面“飞舞”着我的《“迷门”在郑州》、《说说“扛叉”》。

瞅我稿件经常见报,有人就问:“你在《郑州晚报》发那么多稿,认识人吧?”我笑答:“最起码投稿前不认识。”

说实在话,想当年,我独自踉踉跄跄步入写作之路时,真的不认识报刊社的人,周围也没有什么人能够将我引荐给媒体中人。

上个世纪,我骑车到报社送手写稿,一位编辑老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把稿子写好就是最好的礼物。”正是有了这样甘于默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老师的大力扶植,我才坚持到今天。回望过往的迢迢岁月,我要感谢的人和话有很多……

《郑州晚报》促我前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