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中央预算审计发现40亿
违规资金
教育乱收费达5亿元
42名厅局级干部
因审计“落马”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24日在有关报告中建议择机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加快理顺环境税费制度,研究开征环境税。新华社电
[ 关注中央决算报告 ]
去年中央财政赤字1800亿元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提出了2008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他说,2008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汇总中央和地方决算,全国财政收入61330.35亿元,比2007年增加10008.57亿元,增长19.5%,完成预算的104.9%。中央财政收入33626.93亿元,增加5014.98亿元,增长17.5%,完成预算的103.4%。中央财政赤字1800亿元,控制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数额之内。
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1955.7亿元
谢旭人说,1月至5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27108.67亿元,比2008年同期减少1955.7亿元,同比下降6.7%,完成预算的40.9%;全国财政支出22496.98亿元,同比增加4887.17亿元,同比增长27.8%,完成预算的29.5%。下一阶段,将认真落实各项重大财税政策措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 关注审计报告 ]
去年审计查出挤占挪用的267.73亿元资金已追回或归还
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报告了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他说,审计结果表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财政宏观调控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财政管理和改革取得新进展。各部门各单位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认真整改去年审计查出的问题,挤占挪用的267.73亿元资金已追回或归还原资金渠道。审计发现的116起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后,已有30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11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审计发现并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19起,涉案人员221人
刘家义说,一年来,审计发现并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19起,涉案人员221人,其中厅局级42人。对各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审计署依法予以公告。全面整改情况,国务院将在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审计55个中央部门发现违规资金40.5亿元
刘家义表示,审计署对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共审计55个中央部门,延伸审计285个所属单位,发现违规问题4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4.67亿元。主要问题包括: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14.83亿元;多报多领财政资金3668万元;违规收费6.22亿元;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管理不够严格。
整改: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及开展“小金库”转向治理工作等规定,积极整改。
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违规收费达5.02亿元
刘家义说,2006年至2007年,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违规收取择校、补课、赞助等费用5.02亿元,部分城市违规统筹使用、挤占挪用基础教育经费18.08亿元,一些地区和部门滞留基础教育经费24.31亿元。审计中还发现部分学校大量举债。刘家义说,抽查的17所示范中学2008年9月底债务余额共计20.81亿元,平均每所学校负债1.22亿元,借入的资金主要用于校区建设。
整改: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文件,对加强中小学收入、支出和资产管理提出了要求。有关城市逐项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部分违规收取的费用已退还学生,部分滞留、挪用的经费已拨付和归还。
一些基层金融分支机构违规放贷300多亿元
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表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刘家义说,这6家银行的一些基层分支机构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虚假按揭贷款以及向不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提供贷款215亿元,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未经批准立项的投资项目发放贷款106.9亿元,因贷后监管不严有43.6亿元信贷资金违背贷款用途。
整改:有关部门和银行目前已收回违规发放的贷款273亿元,其他违规贷款正在积极收回过程中,处理了489人次。
部分央企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达63.72亿元
审计署对13户中央企业的审计调查表明,这13户企业多计利润12.86亿元,少计利润53.69亿元,多计资产9.67亿元,少计资产58.47亿元;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和违规操作等,造成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63.72亿元。
整改:有关部门和企业对多计和少计的账目,进行了调整;对已造成的损失,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并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