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51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东北往事
打工一族
名医讲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打工一族
八月天 著 中原农民出版社

在浩浩荡荡的打工人群中,年轻女性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她们向往城市的月光,更渴望通过努力过上城市人的生活。然而,一少部分打工妹面对霓虹灯的迷离和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不知不觉走向堕落,迷失了自我。该书以梁慧云、程晓雪等文化层次不高的进城打工女性为原型,通过她们的迷失故事和情感纠葛,以浓郁的生活气息,丰厚的文化底蕴,娓娓道来的笔调,反映了她们与生活、命运抗争的轨迹……

梁慧云哭着离开生活了一年零八个月的家

有人举报张峰利用职务之便向企业要钱,还私设小金库大吃大喝。梁慧云非常清楚,这肯定是杨子岩举报的。

张峰开始接受纪委调查。圣诞节的前一天,下午一下班,已经被停职的张峰约梁慧云一起过平安夜,她虽然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他。梁慧云与张峰在街上吃完饭,便去了康庄的房子,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来过这里了。

但就在这天夜里,三个警察闯了进来,以卖淫嫖娼为由将张峰和梁慧云带到了公安局。张峰和梁慧云走出公安局,已经没有勇气再回机关大院了。更可怕的是张峰的老婆又跑到机关大院大闹了一通,让管委会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张峰一时受不了,离家出走,失踪了。

梁慧云趁着晚上打的去办公室拿回了自己的东西。她知道,自己将永远离开这个曾经给过她希望、给过她幻想的地方了。回到家里,她想马上离开这里。在她的意识里,这已经不是她的家了,只是她临时栖息的一个落脚点。几天了,杨子岩一直没有来找她,也许他现在正为斗败张峰而得意呢。梁慧云对他已经彻底死心了。为了斗败自己的对手,不择手段,这样的人你还怎么放心跟着他?无论怎样,她都要离开他!

这天上午,梁慧云直到十点多才起床,几天没有下楼了,家里能吃的东西全都吃了,她准备出去买点东西。一出门,门口站着一个人,一个女人,梁慧云吓了一跳。

“你是梁慧云吧?你不用怕,我就是想见你一面,看看究竟是什么样一个女孩让杨子岩这么上心,瞒着我在外边买房子。说真的,有人写信告诉我这事,开始我真不信,我不得不过来证实一下。”

梁慧云看见安闽生说着话从包里拿出几张照片——那分明是她在泰山照的照片。她惊呆了,张峰,是张峰,因为这些照片都放在康庄的房子里,只有他能拿到。他为了报复杨子岩,竟然也把她出卖了。梁慧云伸手想把照片拿回来,安闽生躲开,说:“这不能给你,我还要拿它作证据审问杨子岩呢。”

安闽生说过转身走了,眼泪在她转身的时候汹涌而下。她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梦。可这不是梦!那个叫梁慧云的女孩,真真切切地站在她面前。也就是这时,她对杨子岩仅存的那点希望,突然就死了。

而此时,杨子岩也在为接踵而来的麻烦事而痛苦。有人举报公司偷税漏税,非法经营劣质钢材。税务局要查他的账;技术监督部门查封了他两百多吨劣质钢。一下子,他不光损失了三四百万元的货,还要接受很重的经济处罚。他多年的积累转眼就栽进去一大半。闹不好,元气大伤,公司就再也没有兴旺的机会了。

这天下午下班,杨子岩一进家就看见安闽生写给他的信。他颤抖着手拿起信下边的离婚协议书,还有那要命的信和几张梁慧云的照片,他怒不可遏——张峰,是张峰在报复他,除了张峰不会有第二个人,包括举报公司的事情。

他冲出家门,他要去找梁慧云,都是她惹的事!怒火在他胸中冲撞,让他发疯。杨子岩飞车来到行宫,疯也似的窜到五楼,眼前的情景让他又一次惊呆了——梁慧云也走了。他把她放在茶几上的信和手机、钥匙抡到地上,坐在沙发上抱着头失声痛哭……

再说梁慧云,她看着安闽生下楼,呆在了那里。出事这么多天了,杨子岩一直没有露面,看来他对她是真的不在乎了。而最令她失望的是张峰,他在她血淋淋的伤口上又加了一刀,让她昏厥,让她绝望。

说什么爱,说什么一辈子对我好,都见鬼去吧。我梁慧云只不过是两个男人的一个玩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你们都可以拿我做筹码,都可以出卖我。

尽管有着很多怨恨,真到了分手,梁慧云还是伤心得泣不成声。人往往都是这样,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在想对方的坏处,无法容忍;而到了分手的时候,却又在想对方的好处,什么都变得那么美好。

梁慧云哭着收拾东西。她要马上走,马上离开这里。她想好了,还去汤圆厂附近租房子,那里她熟悉,也留有她刚到中原的许多回忆。

收拾好东西,梁慧云到小区门口叫了一辆的士,让司机帮忙把东西拿下来。她站在门口,往屋里又望了一眼。她知道,这扇门一关上,她就再也进不去了,因为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她已经交了出去。她伏在门上哭出了声,久久地不能自已。

出租车的喇叭声让梁慧云停止了哭泣,她一边走,一边回头望了一眼她熟悉的那扇门,毅然走下楼去。冬日的阳光透着些许温暖。梁慧云坐上车,离开了这个她生活了一年零八个月的家……

等待她的将是什么呢?(全文完,本报有删节)

从明日起,本报开始连载何建明新作《中国高考报告》,敬请读者留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