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整饬吏治需当心红头文件依赖症
“别管他们”,底气从何而来
每一棵树,都是活着的风景
是什么打开了
如此多的“门”?
话题:奥数的末日到了吗?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别管他们”,底气从何而来

面对公众质疑,重庆市招办仍未公布31人造假名单。对于“有很多媒体要求公布违规学生名单”,重庆市招办综合处处长李萍回答:“别管他们!” (7月7日《成都商报》)

我们的惶惑

如何消解?

对“重庆加分门”,个人一直觉得惶惑,惶惑的是,究竟该怎样处理那些被不当加分的孩子们。

一般而论,他们应该都过了18岁,成年人了,必须负起责任来。然而,揆度中国现实,却真的很难说,真正能成为更改民族成分过程的主角。而他们付出的代价,却很可能极为惨痛,甚至会在今年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如果何川洋以及其他一些被不当加分的孩子,就这样最终失去了在今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然不能不说是悲剧,然而,如果他们居然丝毫不受不当加分的影响,难道不同样为悲剧,乃至是更大的、覆盖全社会的悲剧吗?

我的惶惑,在于此;其他许许多多人的惶惑,也许都在于此。

重庆市招办拒绝公开31名民族成分造假考生名单,在我看来,真的是特别奇怪,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呢?因为太多部门、单位、官员牵涉其中,还是因为特定的加分制度必须维持、而一经公开就面临崩溃呢?还是像有人分析的那样,为避免使那些孩子最终失去在今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那31名孩子,也只有在公平正义底线得以维护、公众心底的愤怒得以稍微平息的前提下,才可能被真正宽容地对待。否则,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恐怕要一直生活在恐惧中,随时害怕着被“人肉”。许斌

重庆招办是谁的替罪羊?

李处长的“别管他们”不只是她个人的意思,而是“集体”的决定结果。因为“邱主任”说了不公开,因为这是联合调查组决定的。她还称“我们迄今没有接到新的、可以公开的通知”,说白了,她只是在执行不公开命令。

事情已经到了根本捂不住的程度,为什么还要去捂?是不懂法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李萍们”太了解中国的法律,太了解中国的国情了。有知名律师提出,不公开将起诉重庆招办。这是要用法律来逼重庆招办公开本就应该公开的违规学生名单。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重庆招办不公开造假考生名单应负法律责任,诉讼的结果我们是可以想象的。不知道重庆招办为何一定要将自己送上被告席?

重庆招办在等谁的“指标”?最终是要靠法律,还是靠高层领导的“指标”才公开?这些造假者的家长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眼前,他们又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我们拭目以待吧。烟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