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降低了
高校的幸福指数?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高校应该能够自由地思想、自由地生活。但是,实际情况确是在现今的高校里,世俗化较重,清格独标、蹊径另辟的地位和品格曲高和寡;物质化较重,万人景仰、终极快乐的精神家园已经一去难返。
我们缺失的不是对学生简单的管理,缺失的是让高校及其师生感到身心幸福的那些东西。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更多地希望改造这样一个充满压力、焦虑、危险、愤怒的环境,以提高高校的幸福指数、成就心智健全的优秀人才。——《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