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7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洪晃:永不写“我爸我妈”
专家:不改是可以的
傅佩荣:国学需娱乐普及
每日大看台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汉字“整形”引发争议
专家:不改是可以的
专家认为“不改是可以的”

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涉及对44个汉字调整写法。(见本报昨日A28版)该征求意见稿一发布,立即在网络上引起强烈争议。记者获悉,在昨日开幕的中国文字协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上,44个汉字“整形”一事已经成为年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多名专家表示“不改是可以的”。

网友批评:违背了绝大部分人的书写习惯

在网络调查中,绝大部分网友认为,对这44个汉字进行“整形”完全没有必要,毕竟这些字已经用了几十年,这一改违背了绝大部分人的书写习惯,反而不方便了。网友“往事随风”则直言“相关专家是吃饱了撑的”。

记者昨日联系上中国文字协会理事、陕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怀兴时,他正在福建武夷山参加中国文字协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党怀兴告诉记者,昨日,许多到会的专家就已经对这44个字是否需要“整形”展开讨论,包括他在内的多名专家都认为“不改是可以的”。在年会中,组委会将把该话题作为一个议题进行讨论。而对于他们的意见,参加年会的国家语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征求意见稿是经过国务院同意发布的,他们对此也很慎重。对于各种意见,他们在综合后,还将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最终再拿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方案。

党怀兴表示,参与《通用规范汉字表》制定的都是国内文字语言方面的权威专家,他们应该也是经过反复论证才提出该意见的。从“字理”角度来说,一些字比如“条”、“杀”,调整后确实更方便书写,但从老百姓的书写习惯来说,反而是不方便了。 对于网友认为的“瞎折腾”,党怀兴认为,汉字是一种传递信息的书面符号,从汉字的演变史来说,汉字“整形”并不罕见。 吴成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