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逐渐回升的经济数据几乎同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加剧。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7月供求报告显示,企业需求总人数60.3万人,求职总人数35.4万人,用工缺口达25万人。深圳市4月用工缺口2.3万人,到6月份用工缺口超过6万人。 (9月2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
“民工荒”折射城市温暖的缺失
在产业未转型的当下,城市其实是很难离开农民工。然而,缺乏温暖的城市又何尝知道,现在的农民工已经是“新一代”了,他们将城市的温暖看得很重,在城市里找不到“家”的感觉,将是他们离去的最重要理由。他们的家人来了,没有住的地方;他们的孩子来了,没有读书的地方;奋斗几十年,城市依然容不下小小的身躯,城市再大,又何必留恋?回去,不再回来,或许就是新一代农民工的“另一种回潮”。
“民工荒”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有力的维权。其实,他们也不想以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给农民工在城市有家的感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工荒”。王军荣
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将要终结
企业招工难症结何在?央视记者到农民工输出大省四川采访,发现在建筑工地拉砖的农民工每月收入接近2000元,有点技术的月工资达到5000元,而目前沿海企业开出的工资标准在2000元左右,显然难以吸引千里之外的农民工。
窥斑知豹,收入是劳动力供需关系的晴雨表,农民工身价大涨或许释放着这样一种信号,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将要终结。
这意味着劳动者价值、待遇和福利的提升,由此带来社会地位的提高,在与经营者利益博弈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尹卫国
农民工可以借机提高议价能力
招工难并不一定就直接等同于“民工荒”。工人的议价能力仍然太低,即便是在所谓的“民工荒”造成的“卖方市场”的情况下。
从这个角度讲,那些因为招不到工而感慨“民工荒”的企业主,其实在偷换概念。他们是舍不得必要的工资成本,仍然希望延续上世纪90年代“打工潮”初兴时的廉价用工的辉煌历史。假如提高了工人各方权益,这部分成本可能是这些中小企业主难以承受之重。这也是他们宁可抱怨“民工荒”,也不愿意从自身用工成本上反思,为何会出现“民工荒”,更不愿以实际行动,比如用“5000月薪”式的薪资来化解这一尴尬。而民工因为博弈能力孱弱,自然就只有“死磕”了。李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