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3版:新课改专刊·文综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考政治新增考点详解
从高考题看哲学常识的复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高考政治新增考点详解
二、注重公平三、科学发展

一、关注就业

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从国家角度看:就业是民生之本,有效的就业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从社会角度看: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3)从个人角度看: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党和政府:①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②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③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④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流通。  

劳动者:①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谋求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的生活。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③劳动者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4.应该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2)树立竞争择业观。因此,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都能有所作为。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临时工、家政服务等就业方式可更加灵活地选择。

二、注重公平

社会公平,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进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1.促进公平的原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才能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如何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三、科学发展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