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泥种红薯”的睿智
看“卵民论”的可笑
广东同庆征地建学校,村民不仅没有得到征地补偿,去施工现场理论时还被“拉到派出所坐了6个小时”。于是,一些村民开始在水泥地上种红薯藤。(12月22日《南方农村报》)
“水泥种红薯”简直就是一个非暴力不合作的经典版本。
因为是办学校搞教育,所以政府在征地时,便似乎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农民的土地下手,且将补偿无限期搁置。而农民出于对自身财产的卫护心情,一定想讨个说法,但限于官威的惯性,加上计生啊、孩子求学啊之类与自身利益攸关的诸多事项,还拿捏在“现管干部”的手里,有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无奈,所以憋出个“水泥种红薯”的黑色幽默。
对比于黑龙江东宁县县长任侃在该县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上发出的那句警告——钉子户“不要以卵击石”,由此引发“卵民论”官腔雷语的隆重登台,某些官方手段策略的霸道和弱智无疑显得荒唐可笑。毛泽东的那句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在这里找到了进一步的佐证。
杨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