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管委“设置一些过渡性临时摆卖摊区”计划遭苏泽群副市长“泼冷水”, 苏副市长指出,这“绝对是一种不公平、不负责任的行为”。(本报今日A24版)
我从不以为城管与游商之间是猫和老鼠的较量,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或血雨腥风,只是一场身不由己的皮影戏:城管未必不识摊贩之艰,摊贩未必不懂城管之难。但大家都要吃饭,于是在城市这个有着洁癖的话语体系中,彼此百般抑郁万般纠结。
秩序是什么?秩序就是干净、整洁、管理起来顺手。游商的日子不好过,恰恰在于他们是“秩序”之外的“少数”,他们只有服从的份,只能接受被驱赶的命运——权力有多傲慢,权利就有多卑微。
当我们把“公民社会”四个字缝成城市衣服袖标的时候,摊贩却在“公平”与“负责”的争执中四处游走。宋桂芳
遵义一企业职工做了件轰动遵义城的事——在街上“晒”厂里的接待品:30余件茅台酒、整件“壮阳酒”以及高档工艺品。(1月20日《贵阳晚报》)
笔者在企业当过多年的办公室主任,一家地方企业如果有良好的效益,基本上也就相当于地方政府部门的“免费食堂”。
职工把企业招待的高档烟酒从“厂领导办公室隔壁储藏间”里方便地搬到大街上“晒”,表面上看是曝光企业的大吃大喝行为,但实际上正是表达了企业对政府部门和一些领导的一种诉求:企业效益不好,员工只能拿到600多元的薪水,可还要用这种800元一瓶的茅台,甚至“壮阳酒”,以及镶玉的高档工艺品招待和相送你们,你们就发发慈悲吧,正值年底,就不要再找借口来这里检查验收了。
我很怀疑这场“晒接待品”很可能是企业领导和职工们上演的一场“双簧”而已。朱少华
镇江市房管局组织人事处的一位谢处长面对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像你们这种我可以不接待你!”(本报今日A23版)
“最牛官腔”何其多,年年岁岁雷死人。
身为一名资深官员,且负责宣传,谢处长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出于两点:一是卸责思维。谢处长说官腔的背景是,一个小区业主与开发商产生矛盾,记者遂同业主一同前往镇江市房管局。房管局官员却推诿责任,连记者报道都不允许。二是捂盖子思维。业主维权其实不算多负面的新闻,但谢处长却退避三舍,视若洪水猛兽,凸显负面新闻的危害,让记者正面宣传,这种捂盖子思维实际上是政绩心理在作祟。
有太多的官员喜欢正面新闻,厌恶“负面新闻”,其本质共性都是一致的,即拒绝媒体揭短,拒绝社会监督,维护本单位及官员的面子,以求相安无事,甚至是维护自身的官帽。秦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