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7版:独家连载 上一版3  4下一版
营销寓言
都市言情
放眼天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放眼天下

全书从战略高度,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提出中国冲刺“世界第一”,竞争“冠军国家”;开辟“中国时代”,创造“无霸世界”的军人全新主张。中美两国在21世纪围绕冠军国家的竞争,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文明的一场大国竞争。它不是“决斗型”的大战竞争,也不是“拳击型”的冷战竞争,而是“田径型”的比赛竞争,从而终结世界霸权时代。

刘明福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韬光养晦:晚出头

在美国的经济力量成为世界之冠以后,美国从“韬光养晦”走上世界领袖的岗位,经历了半个世纪之久。1898年的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是美国由孤立主义到世界主义外交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1899年提出的关于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1904年罗斯福对门罗主义所做的“推论”,又加强了这种转变。威尔逊在1918年初提出的关于处理战后和平问题的“十四点原则”实际上是一个争霸世界的计划,也是一个美国要引领和领导世界的计划。其中,包含的三个重要条款都是争夺世界霸权的条款:一是取消秘密条约,这是要阻止欧洲强国背着美国瓜分世界;二是强调民族自决,这是要瓦解欧洲列强的旧殖民体系;三是建议建立“国联”,这是企图操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安全体系。这个争霸计划的破产,是由于此时的美国虽然已经是军事、经济强国,但是在国际政治和外交方面还比较薄弱,世界其他大国还没有做好接受美国领导和主导世界事务的准备,也由于美国领导世界的理念在国内舆论中还没有成为主流。因此,威尔逊虽然“赢得战争”,却“失去和平”;虽然设计了美好的世界蓝图,却无法施工。

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成功建立了威尔逊没有能够建立的国际安全机构——联合国,并且通过“五大国一致”原则以及由此形成的“大国否决权”,确保了美国在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各个经济部门,尤其是军事工业部门,都迅速扩张。到1945年,美国的国民收入比1939年增加了一倍多;商船总吨位已经达到5700万吨,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2/3;黄金与其他贵金属的拥有量也占全世界的59%,美元成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真正的硬通货;在世界贸易中,美国也处于垄断地位。美国的军事实力不仅深入欧洲大陆,还在世界其他地区占据许多战略要地。对核武器的垄断更使美国成为最具有威慑力的军事强国。战后美国巨大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为美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为美国填补欧洲国家留下的真空提供了条件。但是有主导世界的实力,还需要有主导世界的战略决策和野心,这取决于美国是否会摆脱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鉴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威尔逊的“国际主义曾经遭受失败,为了防止重蹈覆辙,罗斯福政府在战时便着手在政策和舆论上进行准备。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成立了以国务卿赫尔和副国务卿韦尔斯任正副主席的战后对外政策咨询委员会,为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制定政策。在战时的三巨头会议上,罗斯福把这些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战后安排,力图将战时同盟变为美国主导的安排战后世界的合作体制。国务卿赫尔等人努力使美国公众相信,参与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安排,恢复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为美国战后维持经济繁荣所必不可少。财政部长摩根索曾经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到战争结束时,在美国国内仍然有人主张不干预欧洲事务,美国政府一度也确实曾经打算从欧洲收缩力量,但是西欧国家的衰弱使美国决策者认定:或者任凭西欧发生严重政治经济动乱,从而威胁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或者出面进行大规模干预。而美国的力量和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使美国选择了后者。

美国怎样警惕“战略陷阱”

美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外国势力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战略警惕性。这个战略传统,是从开国领袖华盛顿开始的。

华盛顿说:对外国阴谋诡计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

1796年,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提醒美国人民说:“应当消除对个别国家的由来已久的、根深蒂固的反感和对其他国家的强烈的好感,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为对付外国势力的阴谋诡计……一个自由的民族应当时刻保持着警惕之心。”

华盛顿这段话,是对美国人民语重心长的忠告,是充满忧患意识的警告,也是开国元勋战略智慧的结晶,是华盛顿一生斗争经验的总结。

在华盛顿看来,外国势力是有阴谋诡计的,一个自由的民族不仅应该对此保持警惕之心,而且还要加上“时刻”两个字,要时刻保持着警惕之心,一刻都不能麻痹和放松。

当然,对外国势力,对国际问题,不能只用“阴谋论”的观点去看待,但是也不能只用“非阴谋论”的观点去看待。这个世界是有阴谋诡计的,所以警惕之心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要像华盛顿要求美国人的那样——时刻保持着警惕之心。

23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