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T06版:“新世纪·郑州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汤圆,飘出“郑州味道”
“郑老大”,浴火重生
工业大记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老大”,浴火重生
改制让企业轻装上阵更名“恒天重工”二次创业
蒙喆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3月29日下午,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蒙喆递上来的名片,仍然印的是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不好意思,名片还没来得及换。”说起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多数郑州人不熟悉。可是要说起郑纺机,郑州几乎无人不晓。郑纺机,与共和国同龄,去年11月13日才过完六十华诞。今年2月26日,正式更名为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从此揭开新的篇章。

与共和国同龄的“郑老大”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蒙喆,1985年,蒙喆从郑州纺织机电专科学校(现中原工学院)毕业之后,就到了河南纺织机械厂,一直干到厂长的位置。2002年,中国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部门企业重组时,他到重组后的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主抓营销,现在则负责日常生产经营,对郑州市的纺织工业可谓耳熟能详。

1949年,在共和国的礼炮声中,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纺织机械制造厂——郑纺机在郑州动工兴建。2009年11月13日,与共和国同龄的郑纺机迎来了六十华诞。

郑纺机的辉煌,可以从纺织机械制造行业的“郑老大” 、“共和国纺机长子”的尊称略见一斑。然而,时光步入1997年,随着国家限产压锭,行业变得不景气,郑纺机也陷入了半停产状态,大量职工下岗。谈到这里,蒙喆变得有些沉默。“我们的职工付出了很多,大量的职工下岗再就业,可以说他们为企业在困境中得以存续作出了极大的牺牲。”1999年,行业复苏之后,郑纺机才重新焕发出活力。

改制让企业轻装上阵

然而,真正让郑纺机迎来“第二春”的契机是国家实施债转股政策,郑纺机实行公司制改制。2002年5月28日,“郑州纺织机械厂”的牌子在这一天变为历史——它更名为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工厂从改成股份制和公司制之后,企业开始轻装上阵,发展大大加快。”蒙喆介绍,2002年,郑纺机的销售收入也只有三四亿元,但是,去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4亿元,今年公司目标是完成销售收入20亿元。

蒙喆认为,从2000年到2010年,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是郑纺机跨越式发展的十年。同时,也是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最快的十年。

更名“恒天重工”二次创业

2008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恒天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郑纺机整体搬迁至郑州纺织产业园,推进10万辆中重型载货汽车建设项目,这是企业实现二次跨越发展的重大契机和战略机遇。

从今年2月26日起,“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蒙喆说,今后,公司将主营三大业务。一是纺机,二是载货汽车和特种汽车,三是通用机械。

晚报记者 徐刚领/文 张翼飞/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