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1版:新世纪十年见郑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年之治·沃土萌发新希望
大农业支撑大郑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十年之治·沃土萌发新希望
总编辑评论

□石大东

中原地区的黄河两岸,是华夏农业的发源地和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是农业大国,河南是农业大省,有中国“粮仓”之称,而郑州是河南的省会,我们有幸生活在郑州这片热土之上。

重视农业,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但千百年来的农业经济事实是,在人类社会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华夏子孙,却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段里,徘徊在温饱线上下。曾经的中国如此,曾经的河南如此,曾经的郑州也如此。

汉文帝关于“夫农,天下之本也”的论述,使农业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对于关乎13亿国人“饭碗”的农业,我们强调其不容辩解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怎样去认识,都不过分。到了今天,我们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因为,我们确立了幸福的目标:及早进入现代农业社会。

进入新世纪,郑州在继承华夏农业文明厚重的同时,10年间,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向“三农”倾斜。现代农业、科教兴农、创新强农在这片热土上焕发勃勃生机。

现代农业,要用现代工业去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去发展,用现代经营理论和方法去管理,用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去服务,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去支持。

肥沃的土地,需要用智慧去浇灌。

虽然农业对郑州经济的贡献值并不高,但我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却一直很高。

上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最近10年,我们用决策智慧、反哺机制等,使农业整体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农业的雏形已经形成。

10年来,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是持续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郑州农业发展的成果,已经惠及国人传播到了远方。在全国速冻食品市场,“思念”、“三全”占据国内大半河山,挺进2008年奥运会,走出国门。

我们为此格外自豪。

农业的发展,农村面貌发生的变化,反过来又改善了城市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拉近了城市乡村的距离,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这片热土上的先祖是何等智慧,他们,创造了先进的农业文明。今天的我们,必将继承先人的基因,对现代农业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这,既是郑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下转T02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