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0版:第一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爱婴早教沙龙本周日开讲
新爱婴早教 专业蒙台梭利教育的殿堂
给孩子创造“有准备的环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智力来源于感觉
给孩子创造“有准备的环境”
孩子最初的智力来自感觉为孩子创造有准备的环境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认为学习感观教育很枯燥无味,更多关心的则是孩子会认多少个字、会背几首唐诗,这是个误区。”5月12日,新爱婴蒙台梭利早教中心的海洋园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开发儿童智力涉及到很多方面,0~6岁孩子的智力不是来源于外界灌输,而是来源于孩子内部的感觉。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借助于有秩序的、持续的、正确的环境准备,获得掌握技能的智力状态。晚报记者 唐善普

要开发孩子掌握技能的智力

采访海老师时,她给我们讲了一位新爱婴学员母亲的故事:这位母亲生下孩子不久,便在家里所有门上贴上“门”字,瓶子上贴上“瓶子”……并不断念给孩子听,当孩子到四岁时,就能阅读,而且加减法也会,她自认为孩子非常聪明。

“这位家长刚到新爱婴接受蒙台梭利教育时,并不太认同蒙氏观点。她认为用外界事物不断地刺激孩子,使这些事物留在孩子的大脑中产生印象,这就是智力状态,而不是蒙氏所说的靠感觉。”海老师说。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是否对这个事物感兴趣,而且能够得到它并借此发展,来自于儿童本身,而不是来自于外界。

“也就是说孩子不是一个空瓶子,孩子不需要我们成人往这个瓶子里灌东西,而家长一般认为灌在瓶子里的东西,就是他的智力状态。然而,这些智力状态却不能将他所学到的东西,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综合地加以应用。”海老师解释说,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实际上,六岁以前的孩子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需要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

孩子最初的智力来自感觉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

海老师分析,孩子最早用感觉认识世界的是口。孩子一生下来就会用口来认识世界,吃奶,感受事物,然后用手摸。这种现象恰恰说明,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传递给他的任何东西,而是充满了主动性。

孩子体内有一个“精神胚胎”,帮助他认识世界,这个特殊的能力叫“敏感期”。人们经常会看到,一岁以前的宝宝,会把能够抓到的所有东西,都往嘴里放。“小孩拿着毛巾放在嘴里,另一只手拿了一个梳子,不断地用嘴咬了毛巾又咬梳子。实际上,这个孩子已经用嘴对‘硬’和‘软’有感觉了。” 海老师强调,若这时告诉孩子“硬”和“软”两个词汇,就和孩子的感觉配上对了,这时学起东西特别快。

目前,在新爱婴早教中心上蒙氏启蒙课与感官课的孩子,就是不断地对教具来回反复地触摸、练习操作,通过观察、探索,学习各种操作方法,来开发孩子的智力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耐心。

为孩子创造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是为了让精神处于胚胎状态的孩子能够顺利成长,而将秩序与智慧等精神食粮的环境预备好。对六岁以前的孩子而言,成人的环境与孩子的环境在大小及步调上相差悬殊,因此,孩子在活动时,须时时依赖成人协助。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孩子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永远无法脱离成人而独立。

“蒙台梭利根据孩子六岁以前的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创设了一个以孩子为本位的环境,让孩子自己生活。这个环境就是‘有准备的环境’。”对此,海老师认为,“有准备的环境”的意义不仅仅只是环境,而是孩子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以及一切文化的方法与手段,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节奏与步调:孩子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孩子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特有的节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成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必须保护孩子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安全感:当孩子感到危险时,家长要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让他感到安全。

可自由活动的场所与用具:孩子必须依靠运动来表现其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因此,需要能让孩子持续接触东西——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与场所。

必要的限制:孩子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因为东西多了,会使孩子的精神散乱迷惑,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

所以,在早教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家长为宝宝进行早教要遵循宝宝成长的特性,选择最贴合宝宝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的专业课程,在宝宝不同的敏感期给予最适合的教育,配以专业早教中心“有准备的环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宝宝成为“全能宝贝”。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