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耐烦的中国人,不牢靠的归属感
你认为“局长变书记”是处理吗?
网民
大会堂
五龙口路“断头”要问章鱼哥?
锐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你认为“局长变书记”是处理吗?

抗洪期间,江西省丰城市卫生局官员分批外出旅游,卫生局局长等人受到处分。7月14日,丰城市市长涂水泉表示,卫生局干部外出旅游已被处理。但记者调查获知,卫生局局长甘志华于7月2日被宣布不再担任卫生局长一职,3天后,其出任卫生局党委书记。“从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属于处理。”丰城市纪委书记陈学军说。(7月15日《新京报》)

“局长变书记算处理”是对腐败的认同

“从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属于处理。”言外之意是,在一些职能部门,局长主抓行政工作,级别虽然和书记一样,但有更多实权。这种实权往往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实际利益,在权力的比重上也比书记的“含金量”大。于是在一般人看来,局长确实比书记更“吃香”。

但这种现象在组织原则上却不会有丝毫的认同,甚至可以说在组织部门的眼中,书记比局长的分量更重。当地纪委书记却把局长变书记当成了“处理”,这不仅是一种错误,更是一种对权力“换算”利益的认同。而这样的认同极其可怕:比较常见的就是将一些问题官员从“油水厚”的衙门调到“清水衙门”算处理,实权改任“虚权”也算处理。这样的观念实为对腐败、对官场“潜规则”的默许和认同。朱少华

局长被处理成书记折射问责之痛

来看看丰城市卫生局这次旅游,分两批进行,可谓浩浩荡荡。对此,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真的不知道吗?就算不知道,卫生局负责纪检的部门又是干啥吃的?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公款旅游,而且公布的惩罚措施绝对够严厉,这些干部以及部门不可能不知道,除非他们承认自己是失职。

说到这里,为啥很多问责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就不难理解了。卫生局抗洪期间组织旅游,其中有局领导的责任,而纪检部门同样逃不了监管不力的责任。可当地纪检部门负责处理这起公款旅游事件时,自己的问题都解释不清,拿什么以理服人?又怎能树立权威?在这种尴尬局面下,当地纪检部门能做的或许就是用最温柔的处理手段来封住当事人的嘴。

究其原因,一些地方的官员问责无法令人信服,很大程度在于,问责方与被问责方之间或多或少总存在一些利益纠葛,甚至说,很多问责方本身就存在问题,却要一派严肃地去问责别人,这种问责别说被问责方不服,估计问责方都会觉得有些心虚。而心虚之下,别说局长被处理成书记了,就算局长位置没动,也都会编出各种花样来,貌似“严肃处理”了。这就是问责之痛,或许也是部分官员敢于顶风作案的“软动力”。傅万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