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的污染事件的阴云还未散去,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在16日晚再次发生渗漏事故。上杭县环保局知情人士称,当地官员与紫金矿业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县政界大部分退休官员成为紫金矿业的抢夺对象,被委以闲职后,年薪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7月19日《经济参考报》)
虽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口号已高喊了很多年,但不得不承认,“红顶商人”的那套做法,至今仍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也不得不承认,在转型经济中,政府掌握着优势资源,主导着市场,控制着市场准入,操作着市场运作的游戏规则,有的甚至像紫金矿业这样,政府直接插手企业的运作和经营,参股企业。如此一来,企业潜心研读的是“关系”,而非经营和市场;而政府的插手,则成了添乱和寻租。
紫金矿业的悲剧,也绝不只是紫金矿业一家的悲剧,而是一个缩影。通过紫金矿业这起悲剧,我们不仅要看到脏水,更要看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体制之弊。官商交织的现代企业管理乱象,是远比污水渗漏危害更甚的渗漏。如果不走出“官商”交织的宿命,如果不以刮骨疗毒的魄力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如果一些地方政府依然难舍“父爱主义”,对市场经济下的现代企业“事事插手”的话,那么,类似的悲剧,注定很难绝迹。石敬涛
19日,山西平遥古城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举行。这次要将门票中准价由每人每次100元调整到每人每次125元,增长25%。参加听证的人员共有27名,其中有26人赞同门票价格调整方案,1人反对。(本报今日A28版)
平遥古城此次玩了一场典型的“中国式听证”,理由如下。其一,听证之前,大玩“苦肉计”。6月份,平遥官方向媒体大倒苦水,说“不堪公务接待之重”。现在看来,当初大倒苦水不过是玩“苦肉计”。
其二,再玩典型的“少数人反对”。听证会“少数人反对”目的是双重性的:一来可以说明,大多数人希望涨价,是民心所向;二来,极少数人反对,说明我们选出的听证代表并不全部是“托儿”。
其三,一场不属于消费者的听证会。《价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但试问:平遥此次参加听证的27名人员,几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消费者?
所以说,平遥古城门票价格听证会的消极作用,不是用25块钱剥夺了多少公共利益,而在于用一种极为弱智但又十分强势的“中国式听证”,再次侮辱了旅游观光客们的智商。
王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