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前
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
省级纪委书记
年轻化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前的一个多月内,多位(副)省部级党政人员密集调整,其中包括中央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多人。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此次省部级人员调整,沿袭了今年7月份以来高官调整的若干特征:省级纪委书记调整坚持“异地交流”,高级干部年轻化趋势进一步彰显等。
王光亚领衔港澳办
中央党政官员中,60岁的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王光亚调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接替68岁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备受我国港澳媒体关注。与2008年王毅任职国台办主任一样,王光亚履新港澳办,被网络视为“外交部官员任职领域拓宽的体现”。此外,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成为中央宣传部现任第9位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信长星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等。
3名省委副书记履新
地方(副)省级高官调整同样不乏看点。两位57岁的高官,出任地方省委副书记,他们分别是: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陈希调任辽宁省委副书记,接替60岁的张成寅;山西省纪委书记金道铭任该省省委副书记。其中陈希成为近期第四位从中央党政机关空降地方的“学者型”官员。另据青海省委宣传部主管的青海新闻网“省委领导活动报道集”显示,原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建军,已升任青海省委副书记。与前两位省委副书记相比,52岁的王建军更显年轻。
省级纪委书记年轻化
纪委书记调整成为地方大员调整的另一大看点。除来自满族的金道铭继续兼任山西省纪委书记外,京、黔、皖、豫4省市纪委书记年轻化趋势得到集中体现,并沿袭了以往省级纪检大员“异地交流”的做法。记者统计,作为继福建省纪委书记陈文清之后第二位“60后”省级纪委书记,出生于1960年3月的宋璇涛也是目前最年轻的省级纪委书记。
“法学家从政”
在新晋省(区)委常委中,有两位副省长,分别是52岁的青海省副省长骆玉林和48岁的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其中后者还被任命为太原市委书记,接替申维辰。而国内法学界知名学者、54岁的中央党校副校长石泰峰调任江苏省委常委并被任命为省委组织部部长,则被视为“法学家从政”的又一个典型。
西藏党政班子 “60后”上位
西藏党政高层调整,同样受到舆论关注。在政府系统,50岁的主席助理丁业现被任命为自治区副主席。由此,他与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郝鹏,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尹德明,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公保扎西一道,构成西藏自治区政坛上的“60后”风景线。
据《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