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学生要用“少儿政府”吗?
环卫工接受捐赠能否被收走平分?
“第一时间到现场”用行动见证担当
奖励杰出人士
是市场而非政府
网民
大会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第一时间到现场”用行动见证担当
议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三)

□本报评论员

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问题,是市委反复要求并特别强调的工作作风。“第一时间到现场”听起来简单,具体做起来并不轻松:坚持一两次容易、短期坚持容易,每一次都坚持、长久地坚持下去,个别领导干部难免会认为要求过分、苛刻。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能否在“第一时间到现场”,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敏感性与责任心。如果从维护民众的利益去考虑、从时代发展的特征去考虑、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去考虑,我们就会发现,“第一时间到现场”其实是领导干部用行动见证担当的绝佳表现。

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现场”,是维护民众利益的必然要求。民生大于天,民生的细节体现在哪里?无疑,民生体现在维护民众利益的每一件事情上。“群众利益无小事”,民众身边没有不重要的事情,小事也要看成大事,缓事也要看成急事。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从关切每件具体事情上维护民众利益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具体说就是,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现场”,就是要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民众的诉求和心声,在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和问题,在第一时间用具体的行动妥善解决处理好问题。民众如何感知领导干部的体察与关怀?他们就是看领导干部能否在“第一时间到现场”。

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现场”,是时代发展特征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很多事情也是瞬息万变。很多时候,“慢一步”就会导致“步步慢”,慢一步贻误的时机,往往需要很多后继补偿才能弥补。面对新事多、难事多、突发事件多的时代特征,领导干部能不能“第一时间到现场”,往小处说决定着办事的效率和效果,往大处说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所以,领导干部必须学会适应时代发展的快节奏。如何适应快节奏?能否“第一时间到现场”便是具体要求之一。没有哪一个领导干部可以不“第一时间到现场”就能解决问题,没有哪一位领导干部可以不解决问题就能担当时代的重任。

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现场”,是事物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检视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事情之所以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往往源于重视不够,没有及时处置,也没有及时报告,错失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在得到问题通知后,我们一定要勇于面对,一定要做到宁可防而无用,不可用而无防;宁可早动干戈不出事,不要大动干戈不顶事;宁可第一时间到场没有工作量,不要等事情发生了之后处理问题来不及。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现实中的很多事情,领导干部到不到现场不一样,是不是第一时间到现场也不一样。“第一时间到现场”才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即便第一时间解决不了问题,第一时间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态恶化同样重要。

维护群众利益之要求、时代发展特征之要求、事物发展规律之要求,说到底就是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要求。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第一时间到现场”的意义与价值。个别喜欢听听汇报、看看材料,便开始拍脑袋、拍胸脯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及时纠正自己的工作思路与工作作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在“第一现场”看到的情形、感知的信息无疑才最为真实和细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作出的判断、给出的行动无疑才最为准确和有用。

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到现场”,是在用行动见证担当。如何考量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和担当能力?这需要考查领导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需要考查领导干部具备的随机应变的智慧,需要考查领导干部对常态工作的熟悉用心程度,更需要考查领导干部能否“第一时间到现场”,能否将这个要求当成铁的纪律,能否将其视为检验自己认真负责程度的重要标准,能否用行动见证自己无愧于人民的重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