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兑周交通厅家属院35号楼住户还在挨冻
郑州检察机关要打造“阳光地铁”
周日我省部分地区将迎来雨雪天气
南郊热用户逐步用上暖气
百余吨垃圾倒在马路上
杨学涛等4人被拘留
高新区要建40万平米“太阳能屋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检察机关要打造“阳光地铁”

□晚报记者 刘涛 通讯员 王红霞 周庆华

为重点单位和项目派驻检察特派员

据了解,轨道交通建设是我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共确定6条线路,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为保证地铁工程的投资安全且工程优良,杨祖伟带领预防职务犯罪部门的人员多次赶到轨道公司,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帮助公司建章立制。

据检察官介绍,自今年6月开始,市检察院推出向我市重点单位、重大工程项目派驻检察员制度,每个项目派驻1~3名干警作为检察特派员,任期1年中需监督被派驻单位和项目的资金使用、资产评估、招投标、采购、施工、监理、验收等重大经济行为依法运行。

此外,特派员还需监督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正确履行职责;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帮助被派驻单位、项目建单立制、堵塞管理漏洞;提供有关法律咨询、参与重要决策的研究、论证;同时积极开展具有检察特点的法律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

检察监督防止暗箱操作

6月17日,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牛玉娜,作为首名检察特派员进驻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在此期间,牛玉娜等曾在地铁停车场建设、车辆段征地拆迁工作遇到困难时,深入金水区、郑东新区和中原区等8个村庄走访调查,使一度遭遇停滞的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此外,在地铁人防工程招投标监督工作中,检察特派员还积极建议,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使人防门的控制价格下降了30%,为轨道公司节约大量资金,争取到一个月工期。

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地铁各项工程招标实现了对评标方案、招标文件、招标项目负责人、招标台账等实行“四”把关,招标信息、程序、结果“三”公开,所有信息得以及时在网上发布,第一时间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发生。

据悉,在监督之下,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率为零,招标采购受监督覆盖面为100%。

要把地铁工程打造成阳光工程

目前,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除东明路站外,其余19个站点已全面开工。

其中绿城广场站等5个站点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或基本完工,共计全长为2046米的农业东路站—七里河站区间隧道已完工,共完成投资52.6亿元。

已完成搬迁面积2万余平方米,搬迁率达到72%,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未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工程安全及质量管理做到了零事故、零死亡、零轻伤,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杨祖伟说:“轨道交通是郑州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施工难度最高的重点工程,我们将不断探索服务与监督的长效机制,把民生工程打造成廉洁工程、阳光工程、优质工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