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这是一份跨年的感动,这是一份实至名归的荣誉:2010年12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2010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第七届年会上,郑州名列“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第23位。
这份荣誉,是对过去一年郑州招商引资工作的充分肯定。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在中部崛起的关键时期,当打造中原经济区的号角已经吹响,当建设郑州都市区的步伐已然迈出,郑州需要这份成绩的肯定。
过去一年的郑州,从富士康入驻,到万达、宝龙、格力先后抢滩,从在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身上体现的“高新速度”,到富士康(郑州)有限公司第一条生产线身上彰显的“郑州速度”,都见证着郑州过去一年吸纳产业转移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都表明了郑州过去一年在吸引招商引资软硬件改善方面赢得的骄人业绩。
郑州名列“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第23位,应该成为我们盘点过去一年招商引资工作的契机。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成绩和荣誉,只代表过去。在已经开始的2011年,我们应该更充分地发挥郑州在区位、交通、资源、产业、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接下来的招商引资工作,营造更为优异的软硬件环境。
是什么让“郑州速度”、“高新速度”大放异彩?上下一心的积极重视、迅捷行动,自然是秘诀之一。开创性地建立“绿色通道”、积极开展联审联批,既做好“招大商、招好商”的先期工作,又通过成立专门服务办公室的形式,为项目的建设和推进提供环境优化服务,是更为务实、也更值得推而广之的秘诀。正因为我们有优异的软硬件服务,格力电器决定增加投资,富士康集团园区更是启动“造城计划”。先期案例的成功,具有示范效应,也具有辐射效应:既会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又能“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下一步,我们尤其应该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这个品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投资者明了郑州前期取得的成绩,使更多的投资者增强来郑州投资的信心。另一方面,在软硬件完善方面,我们应该力求好上加好、精益求精,既要提高效率,又要规避风险,既讲究招商的技巧,又兼顾敬商、安商和养商环境的营造。
时间进入2011年,我们已经告别“十一五”走进“十二五”。郑州名列“2010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第23位,这是一份新的荣誉,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河南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号角已经吹响,郑州打造都市区的工程已经启动,立志于“招大商、招好商”的郑州,必能用扎扎实实的行动,早日实现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