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调查公式玩猫腻,高明还是愚蠢?
最严格车改需要最严厉手段
城管的战斗力为啥这么强
网民
大会堂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调查公式玩猫腻,高明还是愚蠢?

一个挂在重庆开县政风行风投票评议网的公式,被网友认为暗藏玄机。依据这个公式计算,即使全票“不满意”,群众满意率也不会低于50%。记者就此采访开县纪委,得到的回应是:网络公司搞错了。随后,该县对该公式作了更改。

(1月4日《重庆商报》)

如此考核是公然“造假”

一个完全能保底50%满意率的投票,无异是对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自身问题的“放纵”。在这个“巧妙”的保底安排之下,上级主管部门根本发现不了有问题的人和单位,也根本发现不了哪一个部门更负责、哪些执法人员更优秀。结果就是,“问题”越掩越深,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还沾沾自喜、自我陶醉。长此以往,类似的投票乏人问津,而后“劣币驱逐良币”,职能部门的公信力注定在民众心中渐行渐远。

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有自觉接受监督的义务,除了是一种义务之外,透明的、公正的监督也能促进职能部门反思问题和不足。“机关算尽”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投票,应该是害怕监督所致,但监督无处不在,光害怕就能解决问题了吗?一个“过滤”了真实民意和真实声音的行风投票,一定会异化成给个别部门及其领导政绩“添彩”的道具。如果仅是为了好看,让网站工作人员直接造假岂不更简单省事?又何必劳民伤财、假惺惺搞什么群众评议呢?毕晓哲

又是“临时工”的错?

好一句“网络公司搞错了”,大有将自身责任一股脑全部推掉的意味。且不说这个“金刚不坏”的满意率投票对民意存在多少漠视,再次搬出“临时工”为挡箭牌的伎俩,就让人忍不住再次反胃。

公众早已摸清个别地方政府“东窗事发”后的卸责方式。网络公司成为此事件中的“临时工”似乎并不让人意外。不过,我们仍旧要追问,就算是“网络公司搞错了”,当地政府为何还要将错就错,让这个错误的满意率评议公式存在14天之久?如果不是“网友曝”,这个“金刚不坏”的评议公式,是不是就这样一直存在下去?

通过藏有猫腻的评议公式往自己脸上贴金,这不仅反映出个别地方政府对权力的滥用,对民意的剥夺,更赤裸裸地投射出其疯狂的权力迷信和政绩追逐心态。对民意不尊重,不倾听,不护佑,就算满意率为200%、300%又有何用?民众会满意吗?舆论会信服吗?

好在当地政府尚有一些权力耻感,及时取消了这个“金刚不坏”的评议公式。但是,拿“临时工”当挡箭牌的卸责方式又让人不敢对事件进展报以乐观。相反,这次开县政府对舆论作出的匆忙回应,大有“息事宁人”的意味。如果不培养官员对民意的尊重和珍惜习惯,不从制度层面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不改善官员政绩的考核途径与方式,这样的闹剧或许并不会就此绝迹。李松林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