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0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兔年兔语
柴门闻犬吠
杜甫的唐代
四十年后再相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四十年后再相会

1971年元旦前夕,我去派出所迁移户口,看到排队的人很多,我转身出来向不远处的二七广场走去。当我来到二七广场后,先后遇见好几位同班同学。一样的心境,一样的眷恋,我们围着二七塔一遍又一遍徘徊。因为过了元旦,我们就要离开城市到农村去,我们的身份就将由学生变成知青,并由此迈开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2010年12月28日上午,我又一次来到二七塔下。这次是应邀参加由郑州晚报和二七纪念馆联合举办的《我与二七塔的故事》征文庆典活动。喜上加喜的是意外地与当年一起下乡的冬菊、恒君、素洁、绍礼四位老同学重逢。其中我和冬菊同学是作为作者代表前来参加活动的,而恒君等三位在二七纪念堂工作的同学是由于单位合并,成了这次庆典活动的东道主。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与老同学不期而遇。这无意的巧合,莫不是上帝的特意安排?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40年前,我们这些当时才十七岁左右的热血青年,义无反顾地走向农村的广阔天地。按照上级的安排,我们郑州十五中一至四班的178名同学,集体下放到市郊花园口公社黄庄村,组建为花园口五七青年农场21连。黄庄位于郑州的东北角,北邻黄河,东邻中牟地界。在这里我们许多同学第一次看见黄河,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看到过去只有耳闻而从未目睹的白茫茫的盐碱地。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夜之间我们每个同学仿佛都成熟很多。我们在带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的带领下,从深翻土地入手,拉开了垦荒造田兴建农场的大幕。记得第一次下地的时候,我们肩扛铁锹,排着整齐的队伍,高唱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语录歌兴致勃勃地出发。而晚间回来时,个个灰头土脸,累得连话都不想说。许多同学的手磨破了,嗓子也被风沙吹哑了。在黄庄,我们记忆永存的还有打机井。那时缺少钻井机械,全凭人力。我们像驴拉磨一样,日夜不停地推动钻杠,这一拨同学累了,另一拨同学上。风餐露宿,整整干了一个多月。当清凌凌的地下水涌出井口时,我们欢呼雀跃,幸福的呐喊响彻田野。

后来,我们花园口五七青年农场21连又应上级调动,迁移到东风渠附近的徐寨。在徐寨我们又跟市农科所的农业技术人员学会了养猪、养鸡、养牛,学会了改良土壤、培育良种、科学施肥等等。为了使我们的庄稼和蔬菜水肥苗壮,我们还披星戴月拉着粪桶来城里“偷粪”。用当时的话说,我们脸晒黑了,手变粗了,心练红了。曾经韭菜麦苗不分的城里娃,已变成了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劳动者。我们还自力更生兴建起一排排整齐划一漂亮美观的宿舍,为后来的知青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

老同学相遇,分外亲切。我们忆往昔,说今朝,谈自己,谈各自知道的其他同学的情况,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40年过去了,我们每个人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不变的是从农场出来的那种附有乡土气息的朴素而真挚的感情。

刚下乡时,就听一位插队落户的老知青说,知青最痴情,你们将来要找朋友,就找知青。当时我半信半疑,总觉得他把“痴情”拆分出“知青”两个字并画上等号,牵强附会只是一种巧合而已。以后才体会到他的话是有一定根据的,至少在我们知青连是有事实印证的。我们连的同学们经过你挑水来我浇园的农场生活,不少男女同学擦出爱情火花。返城后,相继有19对同学结为夫妻,其中不乏感人的故事。

白驹过隙,转眼40年过去了。当年还是孩子的我们,现在早已有了自己的孩子,有的还当上了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上山下乡运动早已渐失渐远,就连知青这个词也变得相当陌生了。但作为经历过那段历史长河、当过知青的人,我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那段特别的经历,带给我们的有苦有乐,很多很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