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1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949年,他出生在“天主堂公教医院”
他的人生与郑医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
接乖妞来这个世界的天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百张笑脸迎院庆”定格第三张笑脸
1949年,他出生在“天主堂公教医院”
他的人生与郑医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

1949年,他出生在“天主堂公教医院”

他的人生与郑医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

“百张笑脸迎院庆”定格的第三张笑脸,是一位新中国的同龄人。

1949年9月9日,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楚虎成出生在当时的“天主堂公教医院”。

而在“百张笑脸迎院庆”活动推出之前,他并不知道“天主堂公教医院”与郑州人民医院的渊源。

直到看了“百张笑脸迎院庆”活动的报道,觉得和这家医院特别有缘的他,才拨通了热线电话。

晚报记者 邢进 实习生 杜世民/文

晚报记者 白韬/图

新中国成立前夕,楚虎成出生在郑州

见到楚虎成,是在他的办公室里,让我们意外的是,62岁的他并未在家颐养天年,而是一家从事生态项目开发的企业董事长。

说起楚虎成与郑州人民医院的故事,还真是让人觉得格外有缘。

楚虎成是荥阳贾峪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怀着身孕的楚母为了看开国庆典的烟花,从贾峪来到了郑州,住在西大街一个亲戚家中。

由于即将临盆,孩子随时可能出生,来到亲戚家住下之后,楚母就打听郑州哪个医院好。

楚家的这个亲戚,在当时的搬运队,也就是后来的运输公司工作,他家距离解放路不远,而且当时的郑州也没有几家医院。

楚母一打听,这个亲戚就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天主堂公教医院”,说这家医院一是离家近,万一有了反应,从家里送到医院不耽误时间;二是这家医院成立的时间长,还是教会医院,技术也过硬。

听了亲戚的介绍,楚母就决定在“天主堂公教医院”生孩子。

于是,那一年的9月9日,楚虎成在郑州出生,满月之后,楚母带着孩子回到了荥阳贾峪家中。

几十年中,郑医和他的缘分始终不断

从楚虎成有记忆时,就听母亲说过自己是在郑州“天主堂公教医院”出生的。

但是,他并不知道,这家医院会和后来迁到荥阳贾峪洞林寺的那家医院有什么联系。

楚虎成家里是地主成分,虽然他人聪明,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在那个年代,仍然没有上大学的机会,高中毕业之后,只能回家务农。

这期间,贾峪洞林寺从市里迁来了一家医院,“听说是市里迁来的备战医院,贾峪人都去那里看病”,楚虎成说,那时候他大概20岁,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去这家医院看过几次病。

不过那个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这家医院的前身就是自己出生的“天主堂公教医院”。

上世纪70年代末,社会环境已经渐渐有了一些改变,心思活泛的楚虎成不愿意再务农,他搞运输、开石子场,陆陆续续挣了一些钱。

1982年,向往城市生活的楚虎成来到郑州,开始创业。

在郑州工作和生活的几十年间,楚虎成无数次地经过郑州人民医院,他也曾因意外受伤、眼睛不好,多次到这家医院就诊,但是他从不知道,自己和这家医院有着什么样的渊源,直到他看到了郑州人民医院“百张笑脸迎院庆”的特别报道。

楚虎成说,要拿红心双黄鸡鸭蛋作为百年院庆的贺礼

“我是郑州晚报的忠实读者,公司订阅的有《郑州晚报》”,3月22日,楚虎成从本报看到了郑州人民医院征集百张笑脸的消息,并详细阅读了郑州人民医院的历史沿革。

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和郑州人民医院之间有着这样深的缘分。

“我在天主堂公教医院出生,这家医院后来又搬到我老家贾峪,我还在那里看过病,到郑州生活后,又不止一次去这个医院就医”,对这种奇妙的“串联”,楚虎成连连感叹。

当即,他就拨打了郑州人民医院征集百张笑脸的报名电话,“就冲着我和医院的这种缘分,我也必须报名”。

入选“百张笑脸”,楚虎成十分开心,得知自己的笑脸将被制作成“笑脸墙”被医院永久保留,他说:“这家医院从就诊条件到医疗技术都没得挑,能把自己的笑脸留在医院,是我的光荣!”

如今,楚虎成的3个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他却并未在家中颐养天年,而是致力于一个垃圾再生养殖技术的项目。

简言之,这个技术就是将生活垃圾分类,然后利用蚯蚓分解,再把蚯蚓作为养殖鸡鸭的饲料。

楚虎成眉飞色舞地说,他已经在西郊进行了项目的试运行,养了几百只鸡鸭,利用蚯蚓养殖出的鸡鸭,产的蛋都是红心双黄,而且绝对绿色无污染。

“等我的项目上马了,到明年医院院庆的时候,我就拿这些鸡鸭蛋送到医院当贺礼!”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