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0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保障性住房建设
启动领导问责制
网上卖“垃圾”,你会买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不能挑、不能看,在你拆封之前根本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对这种‘意外’,你既然爱得起,也要伤得起。”
网上卖“垃圾”,你会买吗?
律师:消费者购买“垃圾”时必然存在风险

不能挑、不能看,在你拆封之前根本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对这种‘意外’,你既然爱得起,也要伤得起。”

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捡垃圾是为了挣钱,而有人在网络上花钱买“垃圾”,是为啥?

最近,不少网店开始出售一种随机填装的“垃圾”,买家打开包裹那一刻,才能知道自己究竟买了什么。这些“垃圾包”里面会装一些样品、换季或滞销产品,比如记事本、蜡烛、玩偶等,甚至还真的有垃圾。

这种神秘的“垃圾包”大受欢迎,成了不少白领解压的新手段。有买家称,他们买的不是物品,而是“心理期待”。晚报记者 辛晓青 实习生 王瑜/文 晚报记者 马健/图

买包垃圾还感觉物超所值

“你生日快到了,这几天注意查收包裹哦。”接到朋友电话2天后,郑州的张萌收到一包“垃圾”。

看到快递员手中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张萌的心情降到谷底。“快递员还嘲笑我这年头怎么有人花钱买这种玩意儿。”

打开包后,她不由大吃一惊,发现里面装的是一个瘦脸霜、一个便携小剪刀、一个音乐茶匙、一个手机座,还有一个手机挂链。张萌说,这包裹就像神秘的礼物,让她感到特别惊喜,非常满意。

做服装导购工作的吴晓昨日通过网络购买了19元的“迷你垃圾体验包”。“买这个缓解工作‘鸭梨’,也想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这种期待很刺激。”吴晓还给自己的几个朋友也买了一份,并期待着他们收到后的反应。

网店一个月售出近700包

一袋垃圾竟然能卖十几元?

其实网上卖的“垃圾”只是用垃圾袋包装而已,里面是随机产品,衣服、时钟、酒杯、领带、梳子、安全插座……还可能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甚至有可能是一袋真正的垃圾。

记者随后登录某购物网站,发现售卖“垃圾”的商家有1600多家,几乎每家都打着创意、惊喜的噱头,且明确表示本产品不接受退换货。

某网店销售人员“黛玉”介绍,店里创意“垃圾”共有5种,最贵的为999元的垃圾中的战斗机,最便宜的为19元的迷你体验包,做这个生意更多的是卖创意。

记者看到,近一个月时间,该店卖出各种垃圾包680多包,其中19元的迷你体验包已经断货。购买垃圾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学生和白领中。

出售“垃圾”何以大受欢迎?一位店主透露,这种促销手段来自美国。只为聚人气,出售的“垃圾”实际上是一些过季或积压的产品,“这些东西当成神秘‘垃圾’便宜处理,能收回一些成本,也给顾客带去惊喜。有的时候,新鲜感就等于物超所值。”

有人觉得新奇有人担心不能退

马小姐在一次购物时也被内心的好奇所驱使,购买了一袋垃圾,“我买东西的店是做各种袜子的,后来打开这袋垃圾,是两双夏天的丝袜,说实话,有点失望。”马小姐说,自己有点胖,一般的衣服和袜子都是要挑号的,这随机配送的东西只能送给同事。

对于此次“垃圾”购买经历,马小姐说有些不满意,“之前知道要承担意外,但还是忍不住会想,这东西我真的不能用,咱能退不?”不过马小姐并没找卖家退货。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两个淘宝上经营类别包含“垃圾”的卖家,对方均表示,非质量问题不退货,包括对款式或者物品颜色等等不满意,都不是退货理由,一位卖家直接对记者说,“对这种‘意外’,你既然爱得起,也要伤得起。”

郑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徐苏表示,卖家以“垃圾”为道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抓住年轻消费者心理,是一种新颖的销售手段。然而仔细阅读卖家的广告,在明示“你将会收到样品、换季产品、滞销产品,也有可能真的是垃圾”的同时,往往与保证“百分百物超所值,将带给你十足惊喜”的广告词自相矛盾。

因此消费者购买“垃圾”时必然存在风险,不排除不良商家通过此种销售方式恶意谋利。

徐苏律师介绍说:目前,国家对于网店经营的细则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仅能依靠行业自律。但消费者有购物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律师建议,消费者在追求新奇刺激的同时,应当认真阅读广告,切莫助涨一些不良商家的欺诈行为, 同时不良商家的这种销售手段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该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