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评家眼中
只有“调整”,没有熊市
最近股市很不争气,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然后,翻看近期的股市评论,股评家仍在给股民打气,称这只是调整而已,并且也调整不了多深。
股市是一个随机的市场,预测者往往最终折戟沉沙。股评家也是人,不是神,看对看错后市,均在情理之中。然而,我对他们整天讲的“调整”一词很有意见。因为每次股市的阴跌、震荡下跌、暴跌,甚至长达数年的大熊市,在股评家的眼中,都是“调整”。在他们眼中,股市根本没有熊市。
沪综指从1993年2月的1558点跌到1994年7月的325点,是调整;沪综指从2001年6月的2245点跌到2005年6月的998点,是调整;沪综指从2007年10月的6124点,跌到2008年10月的1664点,还是调整。
如果单从沪综指下跌的百分比来看,好像跌幅还不够吓人。可是,股民都知道,这几轮所谓的调整中,即使你在半山腰入市,你的资金同样会被腰斩,甚至血本无归,因为很多个股跌去了90%,几十元一股的股票甚至跌得只剩下零头。
当然,股评家可能站得高、看得远。因为从股市漫长的发展历史看,任何一轮熊市都是更大级别牛市之中的调整。毕竟股指最低不可能跌破零,股市只要没有关门,总有涨上去的一天。问题是一般人能否在有限的生命里挺到新一轮牛市的到来,被套的时间是否会因着急用钱而割肉?
股市如同江湖,总是不乏一些神人。记得我刚毕业时,一位证券营业部经理就深深地雷倒了我。他在开盘之前,急匆匆地冲到交易厅里,对大家说:“今天看着不对,该杀就杀吧。”我一头雾水,啥叫“看着不对”,啥叫“杀”呀?是该杀进去还是杀出去?于是,我像小学生一样,怯怯地请教别人。别人好像也不大清楚这位神人的想法,摇了摇头。下午三点闭市,当天的股市小幅上涨。这位营业部经理又冲了进来,说:“看看,感觉就不对,要涨,你们杀进去没有?”大家一脸茫然。算你狠,要是当天跌了,你不会说,早该杀出去吧。
中国人是讲究中庸之道的,一般不爱给你过于明确的态度。一个朋友当被问及后市方向时,他总是用两个字“震荡”回复。至于向哪个方向震,他是从来不说的。
股评家满嘴总是调整,原因也是多面的。或许是他认为确实跌不深,或许是他压根没看出来是熊市,或许是他不想用熊市之类的字眼吓倒股民。只因股市评家爱说调整,就把他视为庄托的,显然过于武断。就连当年热捧青山纸业的“中国荐股第一人”赵笑云也只是股民心目中的庄托,管理层并未对此下定论。
现在的股民越发成熟了,已经不怎么听股评了,对荐股也不再迷信了。事实上,每天都会批量上传的券商研究报告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券商拿出一摞子研究报告,宣称某上市公司要“乌鸡变凤凰”,可是公司又跳出来连连“澄清”,把券商的说法一一否定,俺不是凤凰,是真乌鸡。
现在,股市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所谓的调整。这轮调整,会调多深,会调多久,会否最终调成大熊市,现在还难下定论。提醒股民朋友的是,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宏观调控形势严峻、新股发行节奏不减的背景下,还是当心这该死的调整,弄不好又调成大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