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明确取消小额账户管理费
一些银行继续收,还明目张胆“阳光化”
银监会7月1日起取消包括小额账户管理费在内的34项银行收费。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禁止乱收费的规定竟成了一些银行“打擦边球”的合理借口,一些过去偷偷摸摸的收费行为如今却明目张胆“阳光化”。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监管层对小额账户管理费的定义和额度需要统一界定,银行对小额账户的不同拥有者也应该进行合理划分,建议对经常使用的小额账户不收费,同时呼吁银行以客户为导向,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客户: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是欺客
日前,兴业银行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称,将于2011年7月1日起,向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及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收取账户管理费。具体执行标准为,对开户满3个月,且3个月内日均余额小于300元(含)的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每季收取3元每户。3个月内日均余额大于300元或开户未满3个月的账户暂不收费。但白金卡、黑金卡、黄金卡客户持有的各类账户将免收费。
记者随机走访了广州几家商业银行。在广州银行越秀支行营业部,广州市民杨霞女士在办理开户业务时被告知从7月1日起,如果其个人储蓄账户3个月内日均余额不满300元,每季度将被收取3元的管理费。
“报纸上不是要取消34项银行收费吗?难道小额账户管理费不在取消之列?嫌存的钱少就要收费,这不是明摆着店大欺客吗!”杨霞说。
银行:此举为了防止“沉睡账户”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总行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意图在于杜绝“沉睡账户”。因为银行管理资金账户需要花费很多人工成本,现在很多客户就几百块钱,放在银行里不闻不问,对于银行和客户来说,都是资源的浪费。
“其实,我们有很多方式让客户不用交这个钱的。比如购买我们的理财产品、开立第三方托管账户、办理我们的网银、设立公积金账户等等,都不在收费之列。”该人士说。
对此,很多消费者认为银行此举有变相发展用户,推荐旗下产品之嫌,表示难以接受。
记者就此致电广东省银监局咨询何为小额账户管理费,是否应当收费?得到的答复是,从7月1日起,凡是银监会34项收费之内的项目必须停收,否则就是乱收费。银监会目前还没有就小额账户管理费给出统一的界定,因此具体收取标准由各商业银行自行来执行。
专家:银行需提高服务质量
业内专家称,目前银行利息比较低,负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使银行通过息差获得的收益不断收窄,因此一些银行试图通过收取中间费用获得高额利润,这既不合理也违背了银监会取消34项收费的初衷。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监管层对小额账户管理费的额度需要统一界定,对小额账户的不同拥有者也应该进行划分考虑:一是经济宽裕,账户彻底闲置的用户,银行可致电建议销户,或收取一定的费用;二是外来农民工等低收入人群,经常需要把账户里的钱寄回家里,可能会出现账户中余额较低的情况,建议银行对经常使用的小额账户不再收取费用;三是进一步以客户为导向,提高服务的贴近性,主动服务比硬性收费更能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