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轩窗,正梳妆
咸菜谱
中秋的乡愁
箫吹秋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轩窗,正梳妆

□黄亚明

美发如云,青丝如诗。这样的感叹正越来越稀罕,爆炸头、阴阳头、中性头和鸡窝头大行其道。我难受的是,村里虽然有姑娘乳名叫小芳,但一进城就改为“雅琦”或“蓝风童”,一股古典馊味或现代异味;她虽然有麻花辫,但十年后重逢,作古的麻花辫和她嗲气的腔调一样,跟随本真的方言一道消失。

你知道,我这么个中了文艺流毒的男中年,喜欢的就是如瀑的青丝。

如果我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见到美女卫子夫,一头秀发在孤家的面前撩来撩去,当然会“悦之,遂纳于宫中”,给这卑贱出身的姑娘一个意外惊喜。如果我再堕落一点,不幸做了陈后主,爱上了妖精张丽华,即使亡国,为她那一头青丝,赋赋诗作作词,一生足矣。

如果我是草民也不打紧。皇宫贵胄的女子,发髻用宝钿花钗来装饰,什么发簪、华胜、步摇、发钗、发钿,珍贵的紧。我的女子戴荆钗又何妨,钗上插几朵山花,系上喜儿妹妹爱煞的二尺红头绳,能与拙荆相携,亦是一世欢喜。

糟老头子苏武,干吗出使前对老婆写那劳什子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匈奴牧羊19年,再相见已是你搀我我扶你的一对暮年翁媪。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诗。想来,王弗在梳妆时,常常会柔声地问夫君苏子,画眉深浅入时无?苏子也曾有给王弗画眉梳发的缱隽情深,只可惜恩爱夫妻终未共生死同白头。

《诗集施注》里说,苏轼的好友王巩被贬岭南,妾叶柔跟随前往,三年后王巩被昭回,旧友重逢,苏轼问叶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叶柔回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子听后感慨不已。《古今情海》里记述的尽是王弗、叶柔这般柔情似水又心如磐石的宋朝女子。

很感佩的女人,是剔除一头青丝以答君心。《辍耕录》记载,元初重臣平章阔阔歹和侧室高丽氏感情甚笃,后来平章去世,正室的儿子朵儿赤要把她收房,高丽氏立誓不从,朵儿赤给丞相伯颜送礼,得到了命高丽氏嫁给他的圣旨。高丽氏不从,当天夜里翻墙逃走,到一座庵里剃发当了尼姑。伯颜得知后大怒,派人抓回,严刑拷打,都事刘正卿求情:“谁没妻子,谁又见得能和妻子相守到死,现在有这样守节的人,真是幸事,怎能治罪?”受尽凌辱的高丽氏,终得以为亡夫守节,宁愿抛却宝马轻裘,选择削发出家,伴枯灯长卷,还是因为一个情字。

富贵恩宠如浮云,但聪明如杨贵妃者,能将颓势挽回。在第二次被唐明皇逐出宫时,她对传话的太监说:“妾罪合万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唯发肤是父母所生。今当即死,无以谢上。”说完铰下一缕青丝,让太监转交老皇帝。明皇睹发思人,心恸不已,结局自然是这对老少配和好如初。可惜马嵬坡下,帝王的爱在江山面前最终还是苍白了。

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里,描写女子头发、发型、发式,非常精到。于后人看来,那种风流自喜的士大夫文字却让人腻歪。大约是自己不得不拖根辫子,只好寄情于女子的头发了。不过,清是近世,有美丽的发饰得以传世,看到它们,感受到荀子所言的“万物之美可以养乐”,也算一大快哉!

恍惚中,浮现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离愁别绪,柔肠百转,感念中别有一番情恻。青丝无系,花瓣委地,谢去了的岂止是人生无常。赶紧爱她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