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40平方米不是问题
问题是如何防止腐败
不应以“聘用人员”来忽悠公众
15年免费教育,穷县反而踊跃
网民大会堂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40平方米不是问题
问题是如何防止腐败
社会关注

40平方米不是问题

问题是如何防止腐败

□王石川(媒体人)

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继续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公租房建设,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公租房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以小户型为主,单套建筑面积以40平方米为主,租金标准由市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按略低于市场租金的原则合理确定。(9月20日《新京报》)

众所周知,公租房建设属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也是深孚民意的民生工程,它面向的对象不但包括符合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等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还面向刚毕业的大学生、新就业的职工,以及一些有稳定工作的外来家庭,应该说,面向的群体越广阔,越体现善政的人性化,而面向外来人,也是尊重外来者的体现。

但吊诡的是,不少网友并不关注公租房的覆盖范围,也未考虑它可能对遏制房价产生一定作用,而是关心单套面积40平方米是不是太小,以及这样的蜗居是否舒适。关注房子面积大小、舒适程度以及公租房地点等,这是人之常情,因为这与申请者的利益关系最直接。

其实,并没有必要纠缠于公租房的面积大小。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其公租房面积大的有100多平方米,小的也有几十平方米的;我国香港也有公租房,面积一般为三五十平方米。公租房的面积之所以设计得比较逼仄,一大原因就是压缩腐败空间,因为面积越大,条件越舒适,越容易为人觊觎,也就越容易滋生腐败。

就目前而言,关注公租房,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分配公平。在制度设计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到各种腐败可能。我们都知道,不少地方为防备骗保,制度设计得相对严密,比如,“晒”家庭财产,何为家庭财产?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所拥有的有价证券、存款、房产、车辆等资产。再比如,多部门配合调查,民政部门将与税务、房地产、社会保险、公积金、车辆、工商、金融等部门联合起来进行核对。

腐败是保障房的死敌,保障房一旦腐败,不仅违背了保障房的存在本意,还挫伤了社会公平。公租房应姓公,尽最大可能压缩腐败空间,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体享受到制度善意,这是保障房制度设计的初衷,也是公众的殷切期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