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们,本应拥有快乐的童年,却因为脑瘫,不能站立行走,不会开口叫“爸爸妈妈”。 他们,本应享受初为人父母的天伦之乐,却因为孩子患有脑瘫,不得不日夜操劳,以泪洗面。 然而,幸运的是,郑州慈善总会和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将这些孩子纳入到了“脑瘫儿康复治疗”项目,帮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帮父母们解决经济压力。 目前,这个项目进展如何?昨日,记者随同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一起来到了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 截至9月,已经有62名脑瘫儿童受益。晚报记者 裴蕾 项目:62名儿童感受温暖 走进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3楼病房,这里有言语治疗室、功能训练室、运动治疗室……每一个房间内都有专业工作人员在为孩子们做按摩、理疗等专业治疗。 医院的墙上,贴着“小儿脑瘫康复救助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救助范围、救助金额、救助名单等,一目了然。 医院医政科科长武辉介绍说,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尽管脑瘫的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固定不变。 据介绍,脑瘫发病率较高,在发达国家大约平均为新生儿的0.2%。我国的发病率与其相近,为0.15%~0.5%。脑瘫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及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给家长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负担。 武辉说,2010年12月起,郑州慈善总会联合第一按摩医院启动了“脑瘫儿康复治疗”项目,旨在救助贫困家庭0~6岁患有脑瘫的儿童,计划每年救助100名脑瘫患儿,每名脑瘫患儿每年可以获得5000元的治疗费用救助,这部分费用都由郑州慈善总会来支付。自签订协议之日起,至今已有8个月左右的时间,共救助62名小儿脑瘫的患者。 案例:两个家庭看到了希望 躺在妈妈的怀里,两条腿无力地垂在空中,小花已经3岁4个月了。她在妈妈肚子里待了7个多月就来到人世,出生3个月后的一次体检中,她被发现得了脑瘫。 从此,小花的爸爸妈妈开始了给女儿治病的漫长历程。夫妻俩分工明晰:妈妈照顾女儿,爸爸在外打工挣钱。 去年7月份,李女士带着小花满怀希望地赶赴上海找专家看病,得到的结果却让她的心凉了:孩子在五六岁之前估计难以行走,就算长大会走了,也是异常姿势。 幸运的是,就在从上海回到郑州1个月后,她从孩子的病友处获悉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治疗脑瘫效果不错,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带小花开始在这里治疗。 “效果很不错,还不到1年的时间,小花不仅说话清楚了,能够自己站立1分钟,而且还能往前走上一两步。”李女士说到这里,眼睛亮了,“看着小花第一次走路,我当时那个高兴啊,觉得一切辛苦都没有白费。” 森森同样也是一名早产儿,他在妈妈肚子里只待了6个半月,生下来的时候才2斤多。森森出生后,家人一直以为是他出生的时候太小所以身体不好,也没有对他的异常起过疑心,直到森森8个多月的时候,家人才感觉到不对劲。同龄宝宝早就能翻身、能坐了,森森还什么都不会。家人抱着森森到医院检查,结果被医生告知森森患了脑瘫。 “当听到我们可以接受郑州慈善总会给的5000元救助时,我真的十分感谢,这对我们这个家庭真是太重要了。”刘女士甚至说,“在没钱的时候,即使给1毛钱那也是重要的。”令人欣慰的是,和小花一样,森森的治疗效果也很好。经过两年多的治疗,森森已由当初来的时候不会爬、不会站立的情况,成长为穿上矫正鞋可以走上10多步了。 展望:让更多的脑瘫儿得到救助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对以往来我院就诊患者的数量、家庭经济状况、年龄等情况作了认真的调研,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和救助流程等具体内容。”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院长贾成浩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建立了项目的专项档案,确定专人按照项目的实施方案,对患者的贫困证明、户口证明、治疗协议、治疗方案以及费用的领用等资料进行汇集统计、综合整理等工作。 “将救助的目光投向这些脑瘫儿童,我觉得意义很大,这些儿童完全没有能力照顾自己,一个患儿就会拖垮一个家庭,我们的项目能给他们一些希望和支持,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郑州慈善总会监事会成员、郑州众兴置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郑丽如是说。 “通过看这些详细的资料和听取介绍,我认为这个项目不仅必要,而且做得很好,希望可以坚持下去,帮助更多的脑瘫儿。”监事会顾问、郑州市审计局总经济师谢书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将继续募集资金,希望救助更多的脑瘫儿童。”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州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万民表示,目前小儿脑瘫患者的数量非常多,郑州慈善总会将充分利用救助政策,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能,同时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救助中来,帮助更多的脑瘫孩子重新站立行走。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