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造化弄人
芹菜飞翔
把心调冷
红柿子,青柿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造化弄人
世说新语

□陈鲁民

世事无常,历史吊诡。大多数人固然都循规蹈矩,波澜不惊地走完一生,但也有人的人生轨迹大起大落。欣逢辛亥百年,不由想起几个忽左忽右的历史人物,其变化令人捉摸不定,大跌眼球,只能叹一声造化弄人。

梅思平,曾是五四运动的带头学生之一,火烧赵家楼的第一把火就是他放的,痛打章宗祥他也是主角,生猛得很,爱国得很。可后来,他却成了汪精卫南京伪政府的高官,历任组织部部长、工商部部长、实业部部长、浙江省省长、内政部部长等要职,1945年因汉奸罪被捕。1946年9月14日被枪决。而当年被他痛打、火烧的“汉奸” 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币制局总裁陆宗舆,却成了誓死不当汉奸的志士仁人,任凭日军威胁利诱,就是不与日寇合作,有了一个光明的结尾。世事难料,仅仅20个春秋过去,当初矛盾的双方就有了一个乾坤大挪移。

唐绍仪,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思想开明,精明能干,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作出过重要贡献,成功捍卫了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后,力图推行责任内阁制,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而辞职,南下护法。然而,就这么一个思想进步,爱国不甘人后,一直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抗战的时候,却和日本人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关系暧昧,最后被军统特务暗杀在家中。说他晚节不终,大概也不算委屈。

相反,当初和唐绍仪是政治对头、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鼓唇弄舌的杨度,却来个华丽转身,不断“进化”,与时俱变。先是加入国民党,帮助北伐军,拥护孙中山。蒋介石发动4·12政变后,“白色恐怖”席卷全国,大批共产党人被杀害,许多人退党、脱党,杨度却逆潮流而动,于1929年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因为他从比较中感悟到,只有代表劳苦百姓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汪精卫就不用多说了,早年他为推翻满清王朝,刺杀摄政王,何其勇武,万死不辞。在狱中写下的绝命词“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气壮山河,流传一时,感动了全中国。没想到,他后来居然变节投降,成了天字第一号大汉奸,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结果被人暗杀中弹,当时虽未毙命,几年后还是因枪伤发作死掉了,可谓死有余辜。暗杀者被暗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天道好还”,不过,他当年的暗杀是正义的,后来的暗杀他也是正义的。

白居易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话还真有道理,一个人只要没有寿终正寝,什么变化都可能发生,所以,对那些翻云覆雨的风云人物只有盖棺论定才是可靠的。有时甚至盖棺论定也会变,张居正死时备极哀荣,皇帝给了他无以复加的高度评价,赠上柱国,谥文忠,简直就是国之栋梁。可没几天,皇帝就翻脸了,下令抄其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张居正又成了千古罪人。

人在做,天在看。历史都是自己写的,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变化的,理应越变越好,越变越理智,即便是不前进了,也千万不要倒退。特别是万众瞩目的政治人物,更要爱惜羽毛,看重操守,拒绝诱惑,自重自爱,否则,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届时悔之晚矣,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想想汪精卫临终时的《自嘲》诗吧:“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