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封面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立雪
嵩山春歌
登封观星台探秘
审美守望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嵩山历史建筑文化的
审美守望

□高明

嵩山居天下之中,被美名为“万山之宗歟”,称中岳。人们把黄河美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把嵩山美名为“峻极于天”的父亲山。它巍然耸立在辽阔中原,山峰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宏大;地理形胜,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在中国历史建筑群之中独领风骚,是保存种类最多,修建时间跨度最长,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古建筑群。

嵩山现存历史文化建筑367座。以建筑结构分,有砖石建筑254座,木结构建筑113座;从建筑功用看,有礼制建筑41座,宗教建筑291座,教育建筑26座,科技建筑9座。其中最为珍贵的古代建筑是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净藏禅师塔、观星台、初组庵、少林寺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等12处历史文化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均表现了嵩山的建筑文化之美。

嵩山中岳庙位于太室山南麓,其前身是太室祠,它依山势而建,自南向北,渐次升高,前后落差达37米。中岳庙的神道阙是太室阙,通过它的空间前导,便到达庙内的中岳大殿,建筑沿着纵轴均衡布局、左右对称,院落的空间变化丰富,其后边远处黄盖峰上的黄盖亭被建筑学者誉为是该“建筑空间交响乐的尾声”。中岳庙整体的建筑布局,使其建筑群成为一座主次分明、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使建筑具有独特的完整性,空间格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可与历代的宫殿建筑相媲美;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无与伦比。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的嵩岳寺内,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是一座十二边形密檐式筒体结构、体量高大的砖塔;是佛教文化传播与演变在建筑上的重要体现,从整体造型到细部雕饰具有鲜明的宗教文化含义,也是中国建筑艺术与西域、印度文化交融的建筑。塔的整个形象刚劲挺秀、质朴精致,建造技艺是高层筒体建筑结构的创新,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筒体结构建筑。该塔在佛塔王国里独领风骚,历时1400余年,依然巍峨挺立,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匠师建塔的高超技艺;其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是建筑艺术和景观艺术的代表,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典范的价值。

建于盛唐时期的净藏禅师塔,是一座高僧亭阁式砖塔,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八角形砖塔,该塔的各式仿木构件与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基本相同,是了解、认知唐代木结构建筑工艺水平的一个典范式建筑。

建筑文化如同音乐艺术一样,富于抽象的寓意性,属于一种象征性的艺术,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历是对神秘的感悟。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的基本感情。”嵩山建筑文化体现了我国建筑理论的“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和秩序”六大原则的整体美和综合美;同时承载着我们民族哲学的宇宙观思想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给人以厚重、和谐、隽永、深邃、宏阔、崇高的审美享受;它庄严肃穆,精神恢弘,意境幽远;既体现了物质功能、实用功能,也体现了精神功能和审美功能;是天下独步的古代建筑精品,是我国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