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方友 古时的戏台就称为戏楼,后来改为戏院和剧场。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载,在北宋国都东京大相国寺、州桥、土布子街等处都出现了以营业为目的的戏院。当时的娱乐场所名为“瓦肆”,场中供戏曲活动的地方被称为“勾栏”。根据宋代杂剧《兰彩和》、元代杜善夫的散曲《庄家不识勾栏》记载,这些剧场有戏台,有观众席,有顶棚;并有席棚把剧场内外隔开。勾栏门贴有演出海报,勾栏内观众三面环坐,戏台在中心;有前后台,后台叫“戏房”,是演员化装使用,初具剧场规模。 古代戏楼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为三面开口伸出的戏楼,为高台砖木结构,台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前部为单檐卷棚式,四周有走廊,观众可以从戏台三面看到表演;另一种为一面开口的镜框式戏台,观众从正面观看演出。到了明、清年间,这种镜框式戏台发展较多。像韩城城皇庙戏楼、天津江苏会馆戏楼、九江洪都会馆戏楼、江西乐平戏台、周口山陕会馆戏楼、许昌关帝庙戏楼、大多是这种建筑。我见过安徽亳州的花戏楼和京城恭王府里的封闭式戏楼,戏台样式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半封闭和全封闭之分。亳州花戏楼保存完好,在市西北隅大关帝庙内,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施以雕刻、彩绘。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禽兽,琳琅满目。左右为钟鼓二楼,戏楼内装大木透雕和彩绘,雕刻玲珑剔透,彩绘堂皇绚丽。戏台有上下场门,门楣上写有“出相”、“入相”字样。戏台前左右各有六间看楼,也就是后来的“包厢”。恭王府的戏楼是全封闭式,观众演员全在楼内。因为是家庭剧院,戏台不是太高,台下有桌有椅,属享受型剧场,也是后来各大城市所盖的大戏园、大剧场的雏形,只是台下换成了排座或软席而已。 其时,在乡间很少见到这种豪华的戏楼,当年我在公社宣传队下乡演样板戏时,多是临时搭的土戏台。记得上世纪60年代去距我家10多公里的朱集看常香玉演出时,见到的是用四轮太平车搭起的戏台。那戏台真叫“海”,是用16辆太平车竖着搭成的,一丈多高,戏台又宽又大,不但有化装的地方,还有一个大乐池,因为是戏剧名家下乡演出,轰动了方圆近百里,赶来看戏的观众上万人,那真叫人山人海。由于人多,不时“轰场”,最严重的一次,差点儿把戏台挤塌。可见乡间对文化的需求。自那以后,上头就提出了文化下乡。不少剧团为适应在农村演出,都焊制了活动舞台。下面用三角钢焊成架子,上面棚木板,挪动时需要几辆架子车或一辆大卡车。据说制作成本需要上万元,按当时的货币值也算不菲。 因为我家乡的镇子是个大镇,又是水旱码头。过去雷家祠堂里就有个大戏楼,大跃进那年,又“跃进”出了一个砖木结构的大礼堂。那时候我已上小学,记得建那礼堂时在戏台下还埋了几条大水缸,长大了才知那是为了消除剧场“回音”用的。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乡政府又将那礼堂翻新了一回,还添置了连椅,经常接纳演出团体、放电影,很是热闹了一阵子。不想到了新世纪初,竟被乡政府卖了,卖给了十多家个体户,变成了一个商场,想想,怪可惜的。后来一打听,连县里的影剧院也改成了大超市——只能叹息了! 看来,随着电视的发展和普及,“戏楼”的“存活率”会越来越少。 这可能也是没办法的事!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