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2版:天地之中 我心飞翔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育中国
“天亡簋”铭与“武王嵩山封禅说”
嵩岳万木竞葱茏
唐表元台话天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育中国

“中”育中国

□牛玉乾

《中庸》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达道”来自“大本”, “和”因“中”而生。那么,什么是“中”呢?

嵩山因居“天地之中”而神仙群聚,因居九州之中而万国来朝,因居华、泰、衡、恒四岳之中而被尊为中岳。这个理念,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王朝就有了,甚至在黄帝和尧、舜时代,也已形成了。

2002年,在虞舜帝都平阳的陶寺遗址,考古学者在一座距今4100年前的古墓里发掘出一把圭尺。圭尺是什么?就是用来测量日影的一个器具。据考证,商代以前,圭尺这一器具的名字就叫“中”。“中”就是圭尺。远在尧舜时代,先人们就使用“圭表”的器具和技术来测景观天了。

“中”作为一把量天测地的尺子,它首先被用于寻找“地中”。为什么要寻找“地中”? 《周礼·大司徒》上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夏至日正午)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这也正如《中庸》上讲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说,“地中”是大和谐的所在。大和谐所在的标志,是天地间一年四季的风雨在这里际会、阴阳在这里交和。只有这大和谐的所在,才“百物阜安”,宜于建国立都,使“王者居中”,达到统领一切,调动一切,臣服各路诸侯,确保国泰民安。按照这套“地中”理论,王者应该独占地中,一人垄断与天帝沟通的宗教特权,像黄帝一样,与天帝单独“神会” ,“独授天命”、“君权神授”。

那么,地中在哪里呢?“地中”的标志,就是用8尺长的圭表测景,每年夏至这天正午时分,只有太阳的影子长度为“一尺五寸”的地方,才是“地中”。

为什么表长必须8尺,测得太阳的影子又必须是一尺五寸呢?

因为不是这样的尺寸,就不是“天地之中”。 “八尺表杆”就是帝王(人)的身高,“一尺五寸”则是臣民(人)的小腿长度。直立的“八尺表杆”,是天子的化身;而躺下的“一尺五寸”是“圭”,是臣民跪地小腿与地面相合的影像。寻求“地中”,就是天、地、人之间的对话,是天子以臣民为“牺牲”祭祀上天的行动。测景的庄严性物化为测影台,在周公所作的《周礼》中,进行了详尽的表述。

然而,每年夏至这天正午,圭表影长一尺五寸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从黄帝到大禹,他们踏遍九州大地,经过无数次实地测量,最后得出结论:每年夏至当日正午,影长一尺五寸的地方,就在嵩山的阳城。阳城就是“天地之中”。 在中国,除此之外,别无二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