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再“绿色”的食盐也是氯化钠
购期房者应享受降价优惠
话题:住建部正调研修改公积金条例
宜居城市从“如厕工程”开始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不要让“把关人”缺席电视娱乐节目

10月25日,广电总局正式发布“限娱令”。10月26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就“限娱令”接受采访,称广电总局一直是鼓励办好积极健康的娱乐节目,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称为“限娱令”不准确,易引起人们误解。“限娱令”出台是因当前观众对娱乐节目现状不满。

(《新京报》10月27日)

多媒体的泛传播时代,为了应对过剩的节目和信息,大量受众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以逃避信息。在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情况下,媒体纷纷想出各种营销策略吸引受众。过去的几年,中国大众文化领域“恶搞”成风:电影方面,胡戈拿陈凯歌的大片《无极》开涮,制作了网络小电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充满了对许多经典文学、影视作品及流行时尚故意歪曲的模仿;音乐方面,春节晚会的名曲《吉祥三宝》被重新填词,拼凑出《吉祥三宝·小偷版》、《吉祥馒头》等多个搞笑版。娱乐节目中,恶搞实践和作品层出不穷,精彩纷呈,使得“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成为近年中国大众文化最值得关注的现象。

在电视节目的传播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已经“缺席”,这就使得娱乐节目在传播自由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必须指出,媒介管理者要积极构建“绿色收视率”基础上的影响力综合评价体系。央视2006年提出“绿色收视率”概念:“要讲收视率,但不唯收视率,倡导先进文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大众传播时代,优质的电视文化节目虽短期内不一定给媒体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媒介的长期涵化会培养大众正确的审美,对整个电视生态体系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起到提升作用。媒介经营者要学会站在社会角度,承认不同电视栏目收视率先天存在的差距,以受众忠诚度、满意度和社会反响度建构综合评价体系,而不是单纯以收视率的高低决定电视栏目的存亡。 郭立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