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愿意常见的人
鲤鱼的错误
反“三俗”,怕老婆
也说“吃软饭”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反“三俗”,怕老婆

□无歌

怕老婆的开山鼻祖,是宋朝人陈季常。该兄弟交友不慎,要款待那个大胡子词客、食客苏东坡,却错用了“三俗”之首的美人计,喊一群歌妓跳艳舞助兴,结果,两男K歌K得不亦乐乎时,老婆柳氏醋意大发,拿根木棒捶墙怒吼。这下让老苏看笑话了,挺不厚道地现场赋诗一首:“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一分为二地看,这对夫妻从此扬名立万了,老苏无心插柳给他俩炒了一把,柳氏成了河东狮子吼的创始人,大可以向后继的悍妻们收冠名费;负面效果,是季常君从此背负“怕老婆”的雅号,成为古今饭局的第一段子主角,老苏的诗铁案如山啊。这个故事同时告诫我:千万不要用日记体和段子体调侃兄弟们的孬事。

按照清代话本小说《八洞天》的说法,怕老婆是有现实基础的,笔者总结出三大要点:势怕、理怕和情怕。

所谓势怕,《八洞天》的解释很明朗:一是怕老婆娘家是贵族,男人背靠大树好乘凉,能升官发财,就如驸马想和公主媳妇睡个觉,也得打个书面报告。二是怕老婆娘家金银如山,男人吃嗟来之食,只好仰人鼻息。三是怕老婆母老虎的架势,又打又骂,男人孱弱,干脆一溜了之。这说明在怕老婆的问题上,古今同例,官二代富二代和悍女泼妇们,一定要慎娶。否则,您就安心做那陈季常的衣钵传人。

我乡里有个前辈,上世纪80年代初期毕业于某商专,分配在财政局,炙手可热,娶个老婆在银行,按说小日子特滋润。但该前辈农村兄弟多,父母侍候一亩三分薄地,身体不好,前辈的工资每月要寄一半回老家。岳父局长正当权,老婆是独生女,娇惯。得,娶回家的老婆是个菩萨,受不了男人乡下亲戚的骚扰,自己花钱如流水,没半月,工资全报销了。后半月俩人就到丈母娘家蹭饭,时日一长,丈母娘就对前辈翻白眼了,在女儿面前唠叨他窝囊。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前辈一肚子愤懑,却不能不装出勤快的样子侍奉老两口,下厨,洗碗,拖地,擦窗,洗被条。据说,某次晚上几个同学聚餐,喝多了点,回家时间超过了菩萨老婆的规定,老婆硬是罚他在门外站了一夜,以反思其行。若干年后,前辈忍受不住,热血上涌,孤身一人前往深圳打拼,等拉起公司,立马命令菩萨老婆辞职随夫做全职太太。其时老岳父也退休了,菩萨老婆真成了笑脸菩萨,对前辈温柔无敌超级好。

许多女人,以为要让男人有“季常癖”,只需无理搅三分,一哭二闹三上吊。结果,男人怕倒是怕了,心里却视为猛兽洪水,捞着个机会就在饭桌、同学、亲朋、风景区云游,决不回家。《八洞天》开了个“理怕”的药方:敬妻之贤,景其淑范;服妻之才,钦其文采;量妻之苦,念其食贫。哎呀,这也是要人命的事,女人,你得安贫乐道,德才兼备,做“四有”型贤妻良母。但坐飞船上月亮也难找。假如某男十分幸运,遇到一个,恰恰她对某男又眼睛放电,俩人一拍即合,或者男人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擒拿到手,那么为她患上了“季常癖”,不仅不丢人,还受人尊重。

“情怕”算得上神仙境界:一是爱妻之美,情愿奉其色相;二是怜妻之少,自愧屈其青春;三是惜妻之娇,不忍见其颦蹙。老婆太漂亮出彩了,麻烦,要好生奉承,因为天下那么多咸猪手在等着吃豆腐,哈哈!老夫少妻,更麻烦,一树梨花压海棠,梨花馒头必然心下抱愧,多爱一点点完全应该。老婆娇柔,像个爱撒娇的孩子,您忍心让她受委屈吗?这三点“怕”,我私心揣测,虽然可爱可敬,却也有不得已的成分。

《太平广记》记载唐朝的管国公任环,特别怕老婆。他曾对人说:“老婆有三个时期让你惧怕。刚结婚,她端坐洞房像菩萨。难道有人不怕菩萨?时间长了,生子女,又像护犊的老虎。难道有人不怕老虎?到年老,脸上打皱像佛经上说的吸人精气的冬瓜鬼。难道有人不怕鬼?因为这些怕老婆,又有什么奇怪?”自嘲中倒潜藏了几分真理:别人家养大的黄花闺女白送给你,这白送的闺女免费为你养了一批小狗崽子,等小狗崽子大了,白送的闺女耗尽精气神成了冬瓜,天地良心,确该一辈子护着敬着才对。这也算反“三俗”的行动之一吧,呵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