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都来拍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瞧这一大家 现实版“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张照片看3年 他们这样守住爱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瞧这一大家 现实版“激情燃烧的岁月”

老照片

拍摄时间:1969年

当时:父亲 付作礼 49岁

妻子 刘凤莲 30岁

右一 大女儿付越英 10岁

左一 大儿子付超美 8岁

右二 二儿子付华伟 6岁

左二 三儿子付援 4岁

新照片

拍摄时间:2009年

当时:父亲 付作礼 89岁

妻子 刘凤莲 70岁

右二 大女儿付越英 50岁

左一 大儿子付超美 48岁

右一 二儿子付华伟 46岁

左二 三儿子付援 44岁

如果没有经历过战争,恐怕很难理解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样的爱情。

今年72岁的尹淑琴则说,那部电视剧太像她和老伴付作礼的亲身经历了。

1955年,抗美援朝结束,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十五军某部政委付作礼随部队来到山东青岛,奉命在这里构筑防空工事。

在朝鲜战场上,付作礼经历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战斗英雄黄继光就出自他的连队。

当时,付作礼已经35岁。之前,很多人给他介绍对象,他都拒绝了。他怕哪一天牺牲了,连累人家。

这一次,新中国真正可以安定下来时,组织又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

她是当地的姑娘尹淑琴,当年17岁。

尹淑琴从小就崇拜英雄,在抗美援朝期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令她热血沸腾,她坚定了要嫁就嫁解放军的决心。

付作礼年龄比她大得多,但英姿飒爽,朴实无华。性格爽快,风华正茂的尹淑琴也令付作礼开始对爱情有了憧憬。

两个人一见钟情。1958年,他们结了婚。

1969年,付作礼到北京开会。

开会时间比较长,考虑到几个孩子都没到过首都,没有见过天安门,便让尹淑琴带着小家伙们来看他。

因为是随军家属,尹淑琴和孩子们在大西南到处迁移,吃了很多苦。终于有机会去北京玩玩,她和儿女们都十分高兴。

他们一家相聚在北京。

一天,走到王府井一家照相馆的时候,付作礼说:机会难得,咱们照个全家福吧。于是就有了这张时代印记明显的照片。

因是文革期间,2位大人,4个孩子,人手一本红宝书,举在胸前,目光坚定。每个人的胸前,还都别着毛主席纪念章。

这之后,付作礼一直在空军担任干部,长期在云南曲靖工作。

到他离休的时候,可以有3个选择。

一是在工作所在地。

二是回自己的老家。

三是回爱人的老家。

他把妻子和儿女们召集在一起开家庭会议。

在云南长大的儿女们都想留下。

尹淑琴想回青岛。

付作礼则坚定地说:叶落归根,一定要回河南去。

最后,大家还是服从了他这个一家之主。

作为一个部队干部的子弟,付作礼的4个孩子没有享受到一点特殊照顾。

号召上山下乡的时候,他要求自己的女儿带头下乡,而且是到最偏僻的农村。

付援参军时,他要求部队把小儿子分到九连。付援一开始还挺高兴,到了九连才知道,这里是部队最艰苦的地方。

但是,正是在风雨和磨难中,4个孩子都有所成就。

2009年春节前,一家人又聚到了一起。

他们高高兴兴地拍了一张新的全家福。

今年4月30日,91岁高龄的付作礼病逝于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