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高校首家爱心超市
5年送出86000余件爱心衣物
一中学设奋进奖、进步奖
专奖中等生、潜能生
韩国驻华大使对话郑大学子
现场推介微博求“关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韩国驻华大使对话郑大学子
现场推介微博求“关注”
他把中韩关系比喻成“恋爱关系”
没有对方“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韩国驻华大使对话郑大学子

现场推介微博求“关注”

他把中韩关系比喻成“恋爱关系”

没有对方“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11月25日,韩国驻华大使李揆亨走进郑州大学,和年轻的学子们面对面进行了一场关于两国交流发展和青年成长成才的对话。

“那是一段充满热情、埋头苦干的时期,虽然有过失落,但也有很多收获,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面对数百名大学生,李揆亨不由自主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在和大学生对话之前,李揆亨还会晤了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

申长雨介绍了郑州大学的发展历程和韩国留学生的情况,并欢迎更多的韩国留学生来郑州大学学习、深造。李揆亨还为在郑州大学举行的韩国语大赛中获奖的大学生颁奖。

晚报记者 张竞昳

【互动】

发生问题不能成为问题

学生:

我们这一代很熟悉网络,一些国内外大事,尤其纠纷摩擦之类的都会关注。中韩关系,我个人理解是,一方面,受韩流影响,我们会产生亲近感,但另一方面,一些纠纷摩擦又会煽动起青年的民族主义情绪。作为外交家,您的观点是什么?

李揆亨:

所有国家之间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邻居国家,政治和外交问题尤为突出。

正如你所说的,微博、因特网不断发展,政治外交问题不仅停留在政府层面上,在两国国民中也会引起一些矛盾。所以,发生问题不能使之成为问题。出现问题,如何解决,采取何种态度,这很重要。

有时候,网络上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舆论报道,没有事实根据的信息,这会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为了避免或者消除矛盾,两国政府应该及时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譬如今天我们的互动,就可以算是一个努力的环节。

韩国驻华大使馆10月中旬开通了微博和博客,希望在座各位能够积极访问我们的微博,互相之间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文化发展,要从心底里认同

学生:

韩国的影视作品在年轻大学生中颇受欢迎,被称之为“韩流”。您对中国文化繁荣、发展有何建议?

李揆亨:

中国拥有很多优秀的书画作家,我们韩国也有很多书画作家,我很高兴看到两国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增进两国的理解,进一步增进友谊,这是很有价值的。

我是上世纪70年代上的大学,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已经很关注过去失去的传统文化,韩国对此投入大规模资金。

事实上,只靠投资解决不了问题,还要有制度。过去,我们著名的大学里面也有艺术学院,要考英语、数学等看似与艺术没有关系的学科,成绩要优异。仅靠艺术能力考不上这些著名大学的艺术学院,所以我们成立了仅看艺术水平的大学。

我认为,文化发展,需要政府方面大力的援助。另外,国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要有认同感,从心底里尊重艺术,保护它。加上制定完善的制度,文化才能真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放异彩。

【观点】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诗圣”杜甫之句,希望同学们能胸怀远大志向、不断探索、埋头苦干,取得辉煌成就。

“两国作为近邻,长期交流密切、互为朋友,不仅是风雨同舟的关系,在生活风俗和文化上也有很多共同点。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海外投资对象国、人员往来对象国,韩国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员往来对象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我想,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如此活跃交流的国家和人民。”——谈及韩中关系的过去和现在。

“要尊重传统,但不要纠缠于传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放眼亚洲和世界。只有以宽广的心态与别人交流,才能学到新的东西。只有勇敢的人,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实现持续发展。”——对青年发展的建议

“没有韩国的中国或没有中国的韩国,就像没有恋人一样,会感到空虚和寂寞。所以,中韩两国是互为需要的存在,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必将在深度和广度上持续深化和拓展。”——谈中韩关系

“只有年轻人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友谊,两国互惠前景才会更加明亮。”——邀请大家关注韩国驻华大使馆新微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