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 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卢展工同志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要求郑州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对于城市管理工作而言,“挑大梁”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以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谋划和研究城市管理工作,创新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走前头”就是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难得机遇,以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努力打造“畅通、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力争通过3年时间,实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的城市管理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服务为先,坚持在服务中体现管理 一是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的理念。积极探索运用上门服务、政策引导、说服教育、资助帮扶等柔性管理方式开展工作,解决执法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二是树立系统管理理念。合理规划建设便民服务设施,在解决好占道经营问题的同时,解决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三是树立抢险会战理念,把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四是树立多元管理理念。 创新为要,不断改进城市管理方式方法 首先是建立城市管理应急服务处置机制。其次是全面推行“勤小修、少大修、不断行”的市政设施养护维修机制。三是坚持严管重罚、与日加重的城市管理问题有偿整改制度。比照积存垃圾有偿清运制度,对环境卫生、户外广告和小广告治理、窨井盖治理、违法建设、河渠水系排污、占道经营治理、市政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实行有偿整改。四是建立绩效考核样本点制度。五是健全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基础为重,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当前我市市政公用设施总量不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着眼于服务大局,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是加快推进积水点改造。2011年,我市完成了积水点改造工程53项,在城市防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陇海路与京广路交叉口等原来积水严重的区域,在今年的几次较大降雨中没有发生严重积水。经汛期调查统计,市区内又出现30余处较大的积水点。明年,我们将继续推进积水点改造,对未来路沈庄路交叉口等12处完善临时排水措施,其余18处通过规划、立项后列入城建计划实施改造。二是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和养护力度。加大道路路面大修复浇力度,全面治理人行道、窨井病害,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进行加固维修。三是推进环卫设施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垃圾发电项目建设。指导各区按照国家标准建设中转站、公厕、环卫道班房等环卫设施。大力推进垃圾转运、运输车辆密闭改装工作。四是实施夜景亮化工程。完成有路无灯道路的照明设施建设,实现路灯全覆盖的目标;完善沿街建筑夜景照明规划,以金水路、花园路等精品街和二七广场、火车站地区周边为重点,提升城市亮化水平。五是继续推进河渠综合整治。结合积水点改造对河渠排污口实施截污改造,实现雨污分流。落实每日巡查制度,发现违规接入和私自排污现象,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罚。六是增强公共产品保障能力。健全公共管线运行监督机制。确保安全运营。健全市政公用行业快速反应机制,充实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演练,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突发事件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七是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按照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的要求,积极推进南三环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双桥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率。 机制为本,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长效化水平 一是完善地理信息系统,逐步扩大数字化城市管理覆盖范围,实现四环之内全覆盖,同时把城中村和居民小区纳入管理范围。二是加快数字城管终端建设,把与城市管理有关的部门和单位一律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在线实时监测系统,并与交警等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三是推动数字城管系统设备维护更新。四是健全数字城管工作制度,提高问题发现率和办结率。五是加大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和奖惩力度。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