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都来拍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4个老伙计
40多年
深情厚谊
48年前订婚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4个老伙计
40多年
深情厚谊

4个老伙计

40多年

深情厚谊

老照片

拍摄时间:1967年

当时: 常天喜(左一) 30岁

周国庆(左二) 22岁

王长顺(右二) 22岁

周保林(右一) 24岁

新照片

拍摄时间:2011年

常天喜(左一) 74岁

周国庆(左二) 66岁

王长顺(右二) 66岁

周保林(右一) 68岁

1964年,常天喜被调到东周大队卫生所当医生。当时,4个大队的卫生所合成一个,放到了这个大队,卫生所里有好几名大夫,他是最年轻的。

不久,村民们发现,这位常大夫年龄不大,医术却很高超,中西医都能看,常见病都能医,还会推拿、针灸、按摩,看小孩的病尤其在行。

于是,“小常先”的名号不胫而走,十里八乡都知道他。

卫生所和大队部紧挨着,在大队部有3名年轻工作人员,周保林、王长顺、周国庆。他们经常看常大夫给人治病,妙手回春,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常大夫也是药到病除,他们对比他们大几岁的常大夫很有好感,一有空就爱到卫生所去说话,越说越近乎,慢慢地就成了莫逆之交。

1969年,常天喜离开东周大队,回到自家的村庄——常砦。离别时,4个人依依不舍,相约距离远了,心不能远,永远都做好伙计!

1967年8月24日,开封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郑州也有很多人前去支援。不爱惹是生非的常天喜等4个好朋友虽然没有参与,但也跟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前去看热闹。

人群散去后,他们散步回村,走到燕庄附近的时候,路边有个照相馆,记不清是谁先提议了,4个人一起拍了一张非常具有时代特征的合影照。

因为正值盛夏,照片中,4个小伙子都是短袖上衣长裤子,个个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左手各自紧握一本《毛主席语录》放在胸前,动作整齐划一。真有点胸怀祖国、放眼全球的意思。这种革命姿态是那时候年轻人照相的标准动作。

在这张老照片中,年纪最大的常天喜个头最矮。究其原因,和他不幸的童年有很大关系。

8岁的时候,常天喜的父亲因病去世。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养大,到上学的时候,常天喜甚至连鞋都穿不上。

后来,他脚上长骨刺很严重,因为没钱医生都不想给治。最后,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东拼西凑借了点钱,人家才给拍了片子,动了手术。不过,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他的脚落了毛病,不能干重活了。

父亲的英年早逝、自己的悲惨遭遇,使长大成人的常天喜意识到,治病救人是多么重要,于是早早就坚定了学医并且一定要学成名医的信念。

早些年,周保林他们的经济条件都比做医生的常天喜差一点。

周保林说,自己谈恋爱时,正逢困难时期,想给对象买一瓶雪花膏都没有钱。知道这件事后,常天喜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几块钱给他,解了燃眉之急。

王长顺家盖房子的时候,已是上世纪90年代,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可是盖房子花销大,他也是捉襟见肘。常天喜听说了,一次拿出了5000元。

后来,常天喜家也盖新房,3个人一商量,经济比不上大哥,那就多出把力气吧。他们不仅为常天喜找来了几个手艺好的泥瓦师傅,而且亲自上阵,木工、泥工,啥活都干。后来全村人都夸,常大夫家这房子盖得漂亮讲究!

转眼间,40多年过去了,4个老伙计依然保持着每年至少聚会一两次的惯例。

不仅他们感情深厚,他们的孩子们也像亲戚一样,谁家小的结婚做酒,保证都到得齐齐的,热热闹闹,羡煞旁人。

周保林说:“我们4个搁伙计能搁这么好,主要是因为有个好大哥做榜样,我们希望晚辈人也能以我们为榜样,把这份友谊代代相传。”

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