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恶意欠薪罪何以落实不到位
“大锅饭”式的疗养模式当休矣
我们应有能力消除儿童乞讨现象
可以复出但须透明
若富足且有尊严
国民自有大国心态
f1124cn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锅饭”式的疗养模式当休矣
闵汝明 图

□毕晓哲(石家庄)

在北戴河,中央国家机关疗养院超过了100家,大多只在夏季营业。一位疗养院院长表示,全年的收入靠夏季,但均摊到全年,疗养院还是亏损。几乎所有的中央国家机关疗养院每年都要从上级单位获取一定补助,少则上百万,多则数千万,一年需要数亿元。

(12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

各部委在北戴河设立疗养院是从1953年开始的,囿于年代,该设置思路必然因循着“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循着的管理模式也是“吃大锅饭”的模式。“吃大锅饭”的突出典型就是无论工薪、福利还是培训、休养,全部由国家“包干”。这种“思路”在当时的年代不会引起不良效应,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之下,公众面对的都是“一大二公”的政策模式,无论亏赚反正有上级部门(国家财政)承担,由上级部委“全包”亏损或每年补助大量资金就有时代必然性。

然而,从改革开放至今,尤其是市场经济模式确立数十年以来,以“吃大锅饭”的方式来继续让部委为疗养院“买单”就显得极不合适了。各类疗养院既然在本质上已然市场化,就应存在一个运营效益好差之分,也应有一个“淘汰”的说法,但多年以来,一些经营不善的机关疗养院却鲜闻有“死的”,这本身就不正常;虽然,公众并不否认各级有成绩和贡献的干部有休养、疗养的福利和权利,但由上级“指定”式的疗养和完成由“本部门下属疗养机构”承担的疗养模式,这本身依然是“计划性思维”。除不利于市场的正常发育之外,也会因为这种“计划性”和“大锅饭”模式造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几乎所有的中央国家机关疗养院每年都要从上级单位获取一定补助,少则上百万,多则数千万,一年需要数亿元。这正是“大锅饭”疗养院模式的最大弊端。

北戴河由各部分“划地而占”的公办疗养模式必须改革。首先,公共资源和公共财政不能仅供本部委或下属单位职工享受,尤其是年年通过种种方式“转移支付”给疗养院的巨额资金,实际上就是对公众财政资源的变相浪费。已经市场化的今天,公众和公共资源没有任何理由再为相关人员“全程”买单。其次,从节约社会成本和财政资金考虑,各部委也完全有必要甩掉疗养院这个“包袱”。即使是在中央国家机关疗养院中经营得较好的一家,如从属于国家水利部、已经进行公司化运作的北戴河新华假日酒店,在5月之前、10月之后的淡季,酒店也净亏400多万。与其如此“巨额亏损”,何不着手“甩包袱”改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