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都来拍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30多年了
我们一直在热恋
50多年过去
依旧相濡以沫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郎新娘结婚前没有见过面
新婚之夜烤了一夜火
50多年过去
依旧相濡以沫
拍摄时间:1960年 丈夫 姚凤海 22岁
妻子 火琛兰 20岁

新郎新娘结婚前没有见过面

新婚之夜烤了一夜火

50多年过去

依旧相濡以沫

拍摄时间:1960年

丈夫 姚凤海 22岁

妻子 火琛兰 20岁

拍摄时间:2011年

丈夫 姚凤海 73岁

妻子 火琛兰 71岁

要结婚了,新郎和新娘居然还没见过面?您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事情。而且那对婚前未曾谋面的夫妻,一直相亲相爱,风雨同舟,已经度过了幸福的金婚,夕阳正红,他们相扶相携,享受着平和的晚年生活。

1958年农历10月20日,是周口扶沟的姚凤海结婚的大喜日子。当年20岁的他心情很复杂,有些激动,有些兴奋,还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即将嫁给自己的新娘,他还没有见过面呢。

新娘名叫火琛兰,当年18岁。她是许昌长葛人,她家距姚凤海家有70多里路程,之所以能和姚凤海成亲,是姚凤海的舅父舅母极力撮合的。

姚凤海的舅父舅母很操心外甥的婚姻大事,看他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一直在暗中为他物色品貌俱佳的姑娘。

虽然两个年轻人没有见过,却可以说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他们觉得双方门当户对,没有比火琛兰更适合姚凤海的姑娘,也没有比姚凤海更合适火琛兰的小伙。经过他们两家说合,两地奔走,一对年轻人的终身大事就订了下来。

结婚当天,姚凤海的哥哥、嫂子、姐夫等亲属,拉着一辆架子车去迎亲,嫂子怀里还抱着一个1岁多的孩子。姚凤海专门请了假,在家等新娘子,可是从早上一直等到了深夜,迟迟等不到人。他着急了,父母更着急,他们没让他出去,自己提着油灯,外出寻找,一路走,一路喊,漆黑中引来一片犬吠。

原来,迎亲的队伍接到新娘之后,回来的路上车轴忽然断了。等折腾了大半天回到家时,已经是深夜12点了。

姚凤海和火琛兰都是回族,虽然很晚了,他们还是请来了阿訇,举行了传统的结婚仪式。之后,两人入了洞房。1958年,正值“大跃进”时期,农村都是吃大食堂,家里不允许存放吃的东西。外面天寒地冻,新娘火琛兰一早就出了门,没来得及吃饭,在外面转悠了一天,水米未进,又冷又饿。新郎姚凤海牵肠挂肚了一整天,也基本没吃什么东西。

看到和衣睡觉的火琛兰瑟瑟发抖,姚凤海当机立断,把垫在床上的麦草、豆秆等抽出来点着,又从外面拾了些柴,生起一堆火。新婚之夜,这对第一次见面却要携手一生的年轻人,就这样在新房里忍饥挨饿,烤了一夜火。

1959年,姚凤海考上了郑州冶金学院中专机械班。火琛兰在家务农,辛勤劳作,大家选她当了妇女队长。1960年8月,火琛兰到学校去看望姚凤海,当时也是结婚两周年,回忆起特殊的新婚之夜,两人都感慨良多。为了给自己留下点纪念,他们来到上街二铺照相馆,拍下了这张“郑上留影”。

后来姚凤海参了军,火琛兰不久也随了军。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之后,两人在郑州安定了下来。2009年重阳节,在众人的庆祝下,他们度过了自己的金婚纪念日。

姚凤海家有一个小院子,这里种满了他亲手种植的各种植物。因为他热情好客,还会吹拉弹唱,小区的老人们经常聚到院子里,大家一起说古论今,兴致来了还唱上几段豫剧。

火琛兰说,年轻时太苦,他们老两口身体都不太好,但他们心态很好,而且很珍惜现在的生活,而且,他们感觉,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晚报记者 张翼飞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