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2012 好消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率先在全国提出“道德课堂”理念
龙邮票首发式
明日在邮政大厦举行
室内空气抽样超标率
连续6年维持在95%以上
30位候选人产生
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
确定时间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011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30位候选人产生

□晚报记者 潘默

本报讯 2011年12月31日,“2011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正式公布了此次评选的30名候选人。

“2011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办、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主办,旨在为大力弘扬“三平”精神,充分展示“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的河南人形象,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省“三农”事业的健康发展。

评选活动自2011年10月20日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广大群众参与积极,社会反响强烈。截至2011年11月20日,全省有关单位向评选活动组委会推荐符合规定条件的候选人73名。这73名候选人涉及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农村城乡一体化推进典型,又有农业产业化带动典型;既有农业科技化创新典型,也有农村基层工作者;既有农业水利推动典型,又有农村养殖、种植专业户、创业致富带头人;既有关心支持三农工作的公益人士,又有基层文化教育工作者。2011年12月25日下午,评选活动组委会组织评审会进行了初评,以得票多少为序确定了30名候选人。

评选活动组委会同时公布了候选人事迹简介,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投票,选出心目中的“2011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2011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候选人事迹简介(一)

淅川县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

方惠钦

方惠钦,男,52岁。

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宏大的水利工程。淅川县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征迁安置工作是一项重要任务,渠首及总干渠搬迁居民198户1052人,拆除房屋面积6.9万平方米,征用土地面积1.7万亩,方惠钦采用超前奖励、发放补助、购买保险、协助搬迁、及时慰问等方法做细工作,渠首征迁、总干渠永久用地征迁、临时用地移交均不到一个月,实现了和谐拆迁。2010年方惠钦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授予全国南水北调征迁工作先进工作者,2011年淅川县南水北调征迁工作受到河南省政府通报表彰。在任6年间,他殚精竭虑架桥修路,致力保护绿色家园,确保和谐平安征迁,不遗余力争取项目,被称之为“咱农民的贴心人”。

洛阳农林科学院院长 张灿军

张灿军,男,49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小麦育种专家。

他30年如一日坚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主持选育的“洛旱6号”在2008年大旱之年创下百亩连片亩产607.6公斤,刷新了我国旱地小麦新纪录;新选育的超级小麦新品种“洛麦23”更是在2011年取得亩产754.8公斤,再创高产纪录。该院形成了系统的“洛阳模式”, 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一套旱地小麦育种新方法——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解决了旱地小麦品种抗旱不高产的问题。先后选育小麦新品种23个,推广面积近2亿亩,增产粮食30亿公斤,获得科技成果200余项,通过国家、省、市审定的品种60多种,推广创效100多亿元,在全省地市农科院各项成绩评比中长期稳居前两位,被授予全省“第一00008888个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周口市西华县惠群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凌国钧

凌国钧,男,47岁。

他自毕业后,先是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实践种植,等成功后再逐渐向周围的乡亲推广。对于那些家庭困难户,他就无偿提供苗种,并负责技术指导。多年来,他免费为当地贫困户提供苗木51300多株。他的林蔬间作套种法,使原先苗木年亩产2500元增加到7000元。多年来,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农民变贫为富,累计创造经济价值达35亿元。红花镇也成了“中原苗木基地”和“河南最大的苗木生产和交易集散地”。

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大豆品质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 梁慧珍

梁慧珍,女,43岁。

梁慧珍是河南省农科院知名教授、博士导师、大豆转基因技术首席专家,23年来从事科研一线研究工作,主持及参加选育新品种20多个,推动了河南省大豆3次更新换代,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多项,发表各级研究论文70多篇,根据当地民情创新并实施推广“一推四改三统一”使全市大豆产量从亩产320斤提高到450斤以上,累计推广面积6000万亩以上,推动了河南大豆的3次更新换代和水平提升,充分挖掘增产潜力,打破我省大豆万亩连片种植高产纪录,万亩田单产,增幅28.04%,千亩单产,增幅61.96% ,百亩田单产,增幅71.79%,通过示范带动农民增收5000万元以上。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院长 程相文

程相文,男,75岁。

他48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攻关项目,他带领鹤壁市农业科学院获得科技成果奖48项,他培育的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2.2亿多亩,增加经济效益150多亿元。1992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被授予省管优秀专家,1994年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200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1991、2001、2006年连续被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荣获鹤壁市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被授予鹤壁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荣获“增辉鹤壁十大年度人物”,2008年被评为“鹤壁市十大道德楷模”。2008年被授予“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被农业部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

禹州市万福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海成

万海成,男,45岁。

他创新性地提出农超对接模式,创建了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形成了公司品牌拓展市场,农民精心搞生产,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自身发展及周边农村农户共同富裕的道路。他是农民的儿子,10年来,从经营馒头小商贩做起,由粮油批发店发展成为经营农副产品公司,再发展到目前的融公司、基地、合作社、连锁经营门店于一体的农业产业经营实体。他安排下岗职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1500多人,公司从业人员年收入2万元以上,帮助基地3000多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他致富不忘社会,十几年来累计各项捐款超百万,每年还坚持对家乡敬老院185名老人和教师进行慰问。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